2)95、第九十五章_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皇帝说完这酷刑一般的忆往昔,话锋一转,道:“当年还在国子监的时候,朕就视你们为国之肱骨。现在苏寒山英年早逝,王子腾误入歧途,唯有林如海是平平稳稳走到现在。史鼎迷途知返,如今任粤海总督,也是政绩斐然。”

  范光熙听到这里,都感动得险些掉泪了。国子监自然是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地方,但是也是维护皇权统治的地方。在国子监读书,能学到经世治国的学问,但是也会被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一国之君愿意对一个犯了政治错误的臣子这样谆谆教诲,范光熙一时觉得就算肝脑涂地,也难报皇上万一。

  然后,范光熙很是真情流露的表了一回态。

  太宗皇帝见时机差不多了,才语重心长的道:“你少年英才,自幼出众,一时行差踏错,朕痛心疾首。朕虽爱惜良才,若不对你稍加责罚,依旧留你在江南富庶之地任职,恐百官不服。朕现给你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将你调往西宁关,你心下可服?”

  服,有什么不服的,范光熙当时就三跪九叩,谢主隆恩。而且人太宗皇帝一番拉打下来,是真收服了范光熙,心服口服那种。

  虽然从江南一地大员到西北任职,范光熙也从一等富庶地调到了边疆,但是品级却算是平级调动。叫其他人说,都觉这等处罚不痛不痒。

  不过但凡知道内情的人,也都理解太宗皇帝如此处置。水澜的口供中,但凡黛玉和司徒卓没有掺和过的事,都是灵验无比的,太宗皇帝对两年后西海沿子那场战争自然会有很深的防范心态。

  而范光熙即便以前和九皇子来往过密,但也确实是个能人。让范光熙去西北,若是能对两年后的战局有所作用,太宗皇帝自然乐见。若是若干年后西北战事依旧是朝廷败北,便以战事失利为由处置不迟。

  处理完柳征和范光熙的职位安置问题,便又近了年关。

  因今年许多官员回京述职,加之柳征升职,柳湘莲成亲,柳家双喜临门,林家需要走动的人家比之往年更多了些。

  但左不过是需要参加的宴会略多了些,也没什么需要记述的。就唯有柳征夫妻前来林家做客的时候,商议了一回将来儿女住在京城还是跟着柳征夫妻下江南的事。

  之前林家因黛玉陷入一场生死危机,为了分散风险,提出希望柳湘莲和苏岚早些成亲,将苏岚送去松江的想法。后来黛玉安然度过危机,苏岚的亲事日程却没再改。

  柳征虽也为官多年,且是理国公府的旁支,也家境富裕,但比不上林家百年望族,也不比苏岚手握大笔嫁妆。但是柳家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柳征夫妇早就托柳行夫妻两个将宅子打扫翻新,花草树木也布置好了,倒也收拾得雅致齐整。

  若是柳湘莲夫妻两个成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