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通航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四处忙去了。很快,在他们的指挥下,轮船很快就靠岸了。长长的栈桥搭在船舷上,一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花衣服汉子上了船,在几个学生的带领下,下船舱去了。只听得舱内乒乒乓乓一阵声音,就有木箱子吊了上来面,上面写的都是洋文,于三宝看不是英文,自然是一个不识,旁边大副钱亮问道:“三宝哥,这是啥东西,洋土吗?”

  于三宝摇摇头,道:“管他是什么,自己干好自己活。忘记当初东家怎么说的了?”他虽然不认得上面的洋文,但却知道这里面装的绝对不是洋土,洋土是不会这般重的。至于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稀罕去想,单看这船在过海关的时候,那些巡检和日本人没把东西查出来的份上,这东西就绝不是什么平常东西。

  钱亮很是瘪瘪嘴,很是没趣的走开了。几十件藏在船底隔舱的木箱很快就搬完了,岸上的人示意船马上开走,以便让下一艘卸货,此时江面倒是开阔,随便往哪开都没问题。就这么折腾了一上午,下午的时候两艘船又开始溯流而上了。虽然过了五女山城到目的地通化二道江那边已经只有一百余里,但越是往上游江面却越是狭窄,弯道也越急,如此绊绊磕磕的走了两天,第三日的上午,轮船终于到了通化县城。

  此时通化县城的东关可谓是人山人海,去年那艘三百吨的火轮船到通化的时候,就引得几十里外的人都往城里赶,今天却是两艘――原本是三艘――比去年还大的洋船到通化,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而且这船还是隶属通化轮船公司的,又如何不让如深受交通不便的士绅百姓们高兴呢?为了庆祝轮船公司的新船到港,在士绅们的建言下,通化县难得的弄了个欢迎仪式,以庆贺通化至安东、通化至天津、通化至上海的航线开通。

  众人簇拥之下,县令秋老爷身着七品官袍,正在凉棚下念着胡子,没有理会旁边士绅的奉承,只是欣喜的看着江面上的庞然大物遐思:搭桥铺路建学堂,这拿出来就是奉天将军增祺大人也要表彰的政绩啊,自己的位置怕是要往上动一动了。去年胡匪袭城,虽然最后被打退并且还射杀不少胡匪,但是毕竟是通化城防不严,上面只说是功过相抵,但如今,这轮船公司一开,交通开始便利;除此之外,吴江人陈佩忍又在县城里开了新学,而且他还不只是在县城里开,各处乡镇也是办了学堂的。这两项大好事,自己可是有督导之功啊。

  和秋老爷的憧憬不同,同在凉棚里的钟观光却在计算着建设事宜。按照密报,这轮船上除了装的大部分都是从天津买来洋灰,少部分是机器以及天津装过来的棉布等洋货,当然还有一些藏在船底夹舱里的军火。不过,军火已经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