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拒绝上前线_二战之救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拒绝上前线

  刘七是第二天一大早才从施佩尔的办公室中出来。这一夜刘七和施佩尔详细的研究了关于挪威近海石油开采的事情。这施佩尔也是个做事情的人,一点也不怕免费,都大半夜了还打电话叫来手下负责能源开采的几个部门的头目与高级技术人员,一起论证了刘七手中这份挪威近海开采的可行性。

  德国地下虽然没有石油,但是德国的工业基础建设海上钻井平台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不到两个小时,一份详细的开采计划就已经新鲜出炉。打出石油并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这运输的事情却很棘手。本来刘七建议是修建一条海底输油管道,然后从钻井平台直接向挪威输送。但是技术人员却否决了刘七的提议,因为海底输油管道的建设要求相当精确,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海底测绘和工程设计才能开始建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法海底隧道,从19世纪就开始计划了,但到现在却还没动工,依然处于研究,勘测和数据收集阶段,足以看出海底工程的难度。有人说了,英吉利海底隧道和海底管道不一样,而且距离要比海底隧道短得多,而且直径也小。不过,别看只是从挪威近海到挪威这区区数十公里的距离,但是没有专业人员五年以上的施工,几年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分析,这海底输油管道根本就无法完成。而眼下德国对石油的渴望简直都快要到疯狂的地步,这望梅是治不了渴的,仅仅只是空想一下罢了。

  刘七是工程建筑专业出身,对海底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当然也是很了解,所以刘七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建议。最终这运输还是定为了油轮运输。德国海军虽然力量上比不上英国皇家海军,但是却也拥有大量的油轮,这些都是战争爆发之前用于从别国运输石油的油轮现在都闲置中,此刻正好都派上了用场。

  敲定运输问题,这防御问题就被提了出来。不过这海上平台的防卫可不是光是施佩尔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所以施佩尔尽管知道在凌晨四点打电话给别人是相当不礼貌的事情,但是施佩尔还是把电话打到了三军联合指挥部的几位大佬的卧室之中。另外刘七还把德国海军的两个大当家的也都给请到了施佩尔的办公室。

  这一帮大佬倒是都挺敬业,一听是弄石油去,当时一个一个都睡意全消,兴冲冲的都来到了施佩尔的办公室。这大佬就是大佬,手笔就是不凡。只用了半个小时,一份海陆空三军对挪威近海进行战略性防卫的计划就完成了。

  凯塞林元帅从地中海地区与德国国内抽调了两个空军师和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全部转场至挪威沿海,另外凯塞林元帅还从各个地区的防空部队中调出了足足六十个营的高炮防空部队,通过舰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