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六章 组长找我啥事呢_永不解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谋部大楼和国防部大楼时,发现那里的几百扇窗户与平时不同,都亮着灯光,而且大楼附近还增加了卫兵和巡逻队。这样的话,以我们国家漫长的文明史以及和苏修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的了解的经验来判断,已经是最昭然若揭的暗示了。

  延迟播发死讯只不过是因为领导层中争夺谁来继任其领导权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地而已,谁叫患有严重的中风缠绵病榻列日涅夫一直都没有交出统治权,没有安排好继承人和后事就这样死了,有史以来,搞秘不发丧的那一套,对国家统治都是大伤元气,没有任何好处的。

  只不过判断列日涅夫什么时候死了只能算是见微知著,只是具有一定的情报价值,要是谁能预料出后面将会发生的事情,那才真的是让全世界的情报分析部门那叫一个世事难料啊,算是跌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吧。

  列日涅夫去世之时,我们两国的关系还处于破裂状态,毕竟相互对骂了那么多年,连架都打过一次,作为最大假想敌连兵工厂都修到三线去了,我们国家的应对确实是必须要小心,采取的是最谨慎的措施和规格。

  由于列日涅夫这个勋章收藏爱好者、喜欢亲吻别人的怪人,在其生前已经在塔什干讲话中表现出了对华缓和的迹象,所以我们最后是派出了外交部长作为“特使”参加了葬礼,结果出乎意料地受到了超规格的待遇,还在参加葬礼时与苏修后来的总书记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就在几天后,两国外长举行了正式会面,这是20多年来首次外长会面。

  等于说,世界上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在相互敌对了20多年后,通过了一个苏修前领导人的葬礼,两国关系之间的坚冰已经出现了缝隙,取得了重新开启了对话之门的成就,这事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开始对整个世界的冷战格局发挥一定影响。

  这话绕来绕去又绕回到“蝴蝶”的身上了,如果他能早一年,只要早几个月给我们写信,这一个目前已知的修复两个大国关系的机会,面对主张“恢复苏中人民传统友谊”的新领导人,我们又该如何抓住呢?能不能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结果更好一点,尽快结束这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敌对关系呢?历史没有如果,未来需要人民继续创造。

  想得有点远了,要么找到“蝴蝶”,要么至少拿到“蝴蝶”在信中提到的那一封信,不然中美苏三国的未来演变和格局仍然笼罩在未来的迷雾之中。虽然从已经掌握到的信中了解到了故事的结局,也能从中推研判断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过程,但因为其过于惊骇而必须有更多的旁证来佐证,至少我是不敢细想的。

  一脑门子的国

  当你看到这部巨作小说【《永不解密》】之第一百一十六章组长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