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五八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陕西,那真是八竿子打不着。

  “那么,爱卿觉得,若行青苗贷之法,朝廷会赔钱吗?”

  这一点,刘钰坚定地摇了摇头。

  “陛下,若有一地,先均田,后行青苗法,哪怕青苗贷年年赔钱,其实也是赚的。”

  “陛下当知,若用纸钞,可以多发!”

  “只要百姓借助青苗贷,都认纸钞,其实每年多发的纸钞,也足够赚回来了。看似青苗法赔钱,但印点钱就印回来了。”

  这个想法更让皇帝错愕,蒙元前明的纸钞宝钞,已经爆过雷了,现在刘钰居然敢这么想?

  可在这种事上,皇帝又信任刘钰。

  “哦?爱卿就不怕纸钞如前朝宝钞?”

  刘钰笑道:“陛下勿忧。若某地均田,而又不限买卖……臣斗胆试为陛下言之:一户小农,若有耕牛,所能耕者,当有百亩。即便某地均田,一户小农能均百亩吗?”

  皇帝淡淡一笑,知道这是个根本不用回答的问题。

  大顺有多少地、有多少人,他心里多少还是有数的。

  百亩?差远了。

  刘钰又道:“那么,若为小农,地不足百亩,陛下亦知天朝百姓对土地之热爱,岂能不存钱以为置地?”

  “存钱置地,钱便不可乱用。”

  “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从卖粮食上来。”

  “朝廷发的纸钞,可以换成他们的粮食。只要他们还想存钱买地,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卖东西、卖更多的东西,来换钱;反过来说,钱,就能买到粮食、买到东西。”

  “便超发纸钞,这些渴望买地的百姓,也会如同一个水池,把这些钱钞蓄入水池当中。”

  “此为其一。”

  “其二,若行青苗法,百姓若缺钱,必来借青苗贷。所以,若最终破产,收回他们土地的,依旧是朝廷。”

  “百姓想买地,兼并的地又在朝廷手里。而这些地,又可以用纸钞来买。”

  “朝廷公开拍卖这些土地给百姓,百姓再把纸钞花出来给朝廷。朝廷取走一部分印花税,回收的钱又继续流入青苗贷。”

  “而买土地、纳税,都可以用纸钞,百姓更加认可纸钞——如果纸钞连地都能买,那么还有什么买不到呢?”

  “如此,以均田百姓意图购地的心态,使得他们做纸钞的蓄水池;又靠青苗贷垄断土地买卖,回收印花税的同时,又让百姓知晓纸钞能买地,更加信赖纸钞。”

  “加上超发的数量不多,就算青苗贷赔了,超发一点也就回来了,怎么能赔钱呢?”

  “朝廷想要让百姓认纸钞,一个就是朝廷要先认,如前朝一般,朝廷自己收税都不认,又怎么可能让百姓认呢?”

  “再一个,便是让百姓确定,纸钞能买到东西。而且,最好是朝廷手里的东西。朝廷手里啥也没有,百姓能认吗?配上青苗贷,朝廷手里会有土地、盐、税收、贷款,百姓又为什么不认呢?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