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七四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耕农。

  这是好事,如果能够持续工业化的话。

  但好事的背后,就是这点萌芽的工业被切断,这些人又没有土地,吃什么?喝什么?

  怎么生存?

  利物浦的混乱,只是大顺参战后英国总崩溃的一个缩影。

  即便,实际上大顺和英国,打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海战,也就是各自三五七八艘沉没的规模。

  即便,大顺实际上并没有和英国打一场“特拉法尔加”。

  甚至大顺压根就没打算登陆英国,而且,防“盟友”跟防贼似的,生怕法国真的称霸,那欧洲市场就完犊子了,法国的工业自主主义针就让大顺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然而,英国就这样崩溃了。

  金融业的崩溃,伴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毁灭,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来。

  而制造业的崩溃,则像是一个大白馒头上,长出来几朵霉菌,一开始不多,调集民兵还能镇压。

  但很快,这些霉菌就蔓延开来。

  最开始崩溃的,是兰开夏的棉纺织业。

  然后,是斯塔福德郡的陶瓷业。

  然后,是柴郡的盐业。

  再然后,又引爆了新一轮的金融业风波——因为,运河是要收费的,股东们大量的资金投入,运河没通航量,靠什么赚钱?

  而之前利物浦的告诉发展,使得英国人确信,基建是赚钱的。

  公路法的出台,允许公路收费。

  到利物浦的运河,引诱着更多的资本投入运河基建。

  公路的债券、运河的债券,伴随着曼彻斯特斯塔福德柴郡的制造业崩盘,也跟着全面崩溃。

  痛恨53年犹太入籍法被卖了的西班牙裔犹太人,开始操控金融市场,拉低基建债券的价格,准备囤积运河和公路的股权债券。

  最最然后,利物浦这个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港口,也迎来了萧条和毁灭。

  八万人的城市。

  全都是靠商业活着。

  没有什么像样的制造业。

  大量的城市人口,需要吃饭。

  而原本,他们的生活中,每天的糖摄入量,是很多的。

  所以,似乎其实吃不了多少粮食。

  但是,伴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崩溃,蔗糖的运输量也急剧减少。

  简单的能量守恒。

  少吃糖。

  就得多吃馒头。

  多吃馒头,土地贵族们当然高兴,因为粮食涨价了。

  他们支持谷物法的唯一原因,和传统没有卵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们是地主,粮价增加对他们有好处。

  商人们囤货居奇。

  地主们推波助澜。

  这种推波助澜,不只是因为粮价暴涨。

  而是,托利党们,终于盼来了党禁解除、终于盼来了一个允许托利党入阁的国王。

  从博林布鲁克子爵被斗倒、批臭后,托利党已经许多年没有机会入阁了。

  而利物浦的混乱,背后自然有托利党的影子。

  他们需要混乱,需要更大的混乱,需要流血。

  流血,才能对辉格党总清算。

  甚至,辉格党内部,因为之前托利党被禁止入阁,也随之分裂成了乡村派和爱国派。

  这些年,被皮特等人起高调的爱国者党们折腾的不轻的乡村辉格党,也要趁机对爱国者党进行总清算。

  你皮特当初不是非要揽功吗?

  当初克来武从印度回来结婚,不是你高调去欢迎、给他授勋的吗?

  那好啊。

  现在,大顺就咬定了,大顺参战,是因为英国在印度的激进政策,刺激到了大顺的安全底线,大顺不得已出兵。

  你皮特,是死了。

  可你们那一群爱国者男孩呢?

  政治,哪有一个人一死,就再不追究党羽的?

  利物浦的人血馒头,吃起来美味极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