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九六章 工业革命(十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东亚内部的藩属国,怎么反抗完成了军改、初步工业革命、汉城到威海卫海军基地的距离甚至赶不上京城出门去趟济南的这个帝国主义?

  朝鲜国尝试过反抗,搞过禁奢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禁奢令以及后续的《皇明通纪》文字狱事件,使得朝鲜国呈现出一种诡异无比的状态。

  思想上,每一次改革尝试,都会导致反动回潮,思想上更加封闭保守。

  经济上,商品冲击,原本负责朝廷和地方的类似于大顺盐商的朝鲜“御”商,迅速买办化,纵深不宽海港遍布,冲击飞速蔓延。

  这种买办化,比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更复杂。

  因为“尊周”,是朝鲜国的立国之本。

  买办的亲华属性,自带李氏朝鲜的政治正确。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尊周,现实里是不行的。

  可以在内部小圈子里,嘀嘀咕咕说,大顺现在对藩属全无王道、尽皆霸道,这是标准的从夏变夷。

  但官面上,能说吗?

  北伐?帝出乎震?小中华复正统王道华夏?由天文学地理学引出的地球是圆的根本不存在“中”国这个概念实则夷夏皆同?

  哪一个说出来都是灭顶之灾。

  历史上,朝鲜国的儒生金若行,还在乾小四统治的巅峰期,提出过“中国已经是夷狄了,朝鲜才是正统,劝进王上,用天子礼乐”的想法。

  朝鲜的种姓制是不是华夏正统且不论,只说能在1768年提出让朝鲜王“用天子礼乐”,也真是……

  也是可见夜郎国的士大夫脑子朽成什么样了,不说开眼看世界,开眼看周边都是奢望。

  朝鲜的腐朽势力和封建意识,可比这边根深蒂固太多了。

  和日本鬼子真刀真枪打了许多年的大金,一直到1970年末代“世子”李垠“薨”了,才在72年末把自己的称呼从“内阁首相”改掉。

  标准的为“君父”守孝三年、丞相继承大统的套路。

  比起来盗皇族墓毫无压力的绿林赤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狗脚朕的传统,两边的情况真的是差得太远。

  不管是现实还是传统,这个自称“小中华”的玩意儿和大顺之间的区别,都大到了其实压根不能学的地步。

  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因为默认的基础性的一些东西,牛头不对马嘴。说着同样的汉语,用着同样的经典,可交流起来完全对不上路。

  交流到最后,权哲身只能试着说出来自己来的目的。

  “实不相瞒,孟兄,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一时间难以明白。”

  “我此番来这里,是听闻盐政改革废盐垦荒后,一些大儒乡绅良善者,买了好大一片草荡。”

  “欲复古时井田之制、乡约和谐,欲行古时学校政治。是以特地来到这里,明日就要前往南通北上。”

  “我见孟兄亦非那种庸碌之士。”

  “之前听闻盐政改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