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七章 数字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开垦出来的土地,也才养活一亿多人,当然,这不包括玉米、红薯的引入。

  而现在,只需要一百二十年时间,其间没什么兵灾、大型天灾,理论上中原人口就能增加到三亿人。

  即便加上玉米、红薯提前普及(品种堪忧),又有蒸汽机、廉价铁制工具,一百年时间,能开垦出养活三亿人的土地么?

  希望渺茫。

  而且宇文温觉得不需要等人口达到三亿,只要逼近一亿人,也就是户数两千万户时,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大概率达到极限值。

  即便有了蒸汽机、各类新式工具,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就是那样,粮食亩产又不可能有太大突破,加上从美洲弄回来的玉米其品种不怎么样,产量低,红薯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粮食大幅增产是很难的。

  当人口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粮食增长的速度,大问题就来了。

  所以要未雨绸缪,向南中、辽东、两广移民,然后继续开发荆湖等地区,增加粮食产量,安置不断增加的人口,这就是宇文温一直在做的。

  还提前在海外布局,南洋、澳州、美洲,都有了落脚点。

  他认为自己的布局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余量”,但今日得有司奏报,确认了天下户数之后,忽然觉得好像不能高枕无忧。

  人口基数越大,每年的人口增长数就越大,累积下来,那会是怎么一个惊人的数字?

  宇文温想到这里,让陈婤拿来纸和笔,他要试着解一道计算题。

  从现在开始,一直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大的天灾,那么周国人口从一千万户(五千万人)增长到两千万户(一亿人),要多少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