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四章 时机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助”,解决个人需求,这也是“人性化执政措施”。

  中原的年轻男女比例还没到失调的地步,但对于“支边青年”(支援边疆开发的有为年青人)来说,愿意跟着他“支边”的女子未必好找。

  所以,表现出色、年终考核优秀的人,官府以婢女进行奖赏的做法,很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至于奖赏的婢女是普通婢女还是东海婢,其实都没什么。

  而在辽东,东海婢成了官府奖励表现出色吏员、技术人员的“奖品”,让许多远离中原家乡到辽东为朝廷效命的人员有了生活伴侣。

  至于这“生活伴侣”会成为正妻还是小妾,那是“获奖者”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朝廷就是用这种办法解决“支边青年”的婚姻问题,让这些人身边有个伴,有人伺候着,那么日子就不会难熬。

  对于宇文温来说,这就是一石二鸟的手段,一来向国内引入年轻女性,解决“支边青年”的婚姻问题,二来釜底抽薪,让百济、新罗乃至高句丽损失大量年轻女性,进而影响国内人口增长速度。

  虽然东海婢的来源都是各国穷苦女子,其国内贵族、豪族们不会缺女人,但年轻女性的大量流失,会让普通百姓的成婚率下降,每年的新生儿减少,持续个二三十年,负面效果就出来了:

  作为国家税基(实物税、劳役)的普通平民,其总人数增长缓慢,意味着国力的增长放慢,若国家连年征战导致大量青壮损失,想要恢复人口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半岛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连年征战,国内百姓苦不堪言,许多农民纷纷破产,要么沦为佃农,要么卖身为奴,而卖女儿当“东海婢”,就成了许多人家的无奈选择。

  随着大量年轻女性的流失,越来越多的贫穷青年找不到老婆,又面临越来越严酷的压迫和剥削,于是偷渡之风愈演愈烈。

  这就是宇文温的浑水摸鱼之策,挑动半岛三国混战,但三国之中任何一国却无法突破僵局,就这么干耗着,然后他偷偷在后面挖墙脚,用经济手段导致各国人口流失。

  虽然这样做的效果有限,但终归是有效果的,三国混战,只会越来越虚弱,与此同时周国和三国做买卖赚钱,抓紧时间开发辽东,让辽东地区的实力快速增长。

  此消彼长之下,彻底解决高句丽乃的时机就会渐渐成熟。

  。。。。。。

  抚顺城内,权做行宫的驿馆里,燕王宇文维翰向父亲宇文温汇报此次东巡鸭绿水的情况,夏初,他作为观察使抵达辽东之东的鸭绿水流域,巡视各地驻军和定居点,听取军民的心声,如今汇总后上呈御览。

  “父亲,因为有了火轮船,还有各地的支援,鸭绿水一线的要塞、城池,日子都过得不错,军屯、商屯都发展起来了,许多地方已经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