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食铁兽(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三镇之一的汉阳),今年的铁产量终于能达到一千万斤,真的很了不起。

  但是,周国现在一年的铁产量,比不过明初永乐年间的铁产量。

  永乐年间,一年的铁产量大概在两千万斤左右,这个数字是杨济琢磨了许久,从“生前”所听各种传闻之中推算出的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是永乐年间某一年的全国铁课数(铁税,直接用铁做实物税),铁课大概是按五抽一来收(百分之二十),以此反推,得了年铁产量近二千万斤的数字。

  如此估算出来的产量,数据存疑,但好歹有出处,而明代的“斤”,和此时的“斤”肯定不同,所以这个数字仅供参考。

  即便如此,宇文温也觉得成就感满满,唯一的遗憾是以目前的冶炼技术,依旧不能稳定炼钢,但这无伤大雅。

  他拼了命经营大冶制铁所,并以此为模板,推动各地冶铁业的发展,随后催生了诸如徐州利国制铁所这样的“小怪物”出现,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铁产量暴增,导致铁价下降,为推广铁制工具提供了有力支持,农民可以开垦、耕种更多的田地,这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加,长期收益就是人口快速增长。

  其他各种铁制工具的推广,让社会各阶层都受益。

  铁产量上来了,铁制工具的价格自然就走低,但对于许多平民来说,因为囊中羞涩,依旧舍不得买铁锅。

  所以为了让百姓都用得起铁锅,周国采取“双价格制”,靠着高价(相对)对外出口铁制品,以此获得的丰厚丽人,来补贴在国内亏本销售铁制品造成的亏损。

  铁产量暴增带来的利好,可能要到数十年后才能全部彰显,宇文温觉得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但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为了刺激铁产量进一步增加,所以要继续发展铁制品出口贸易。

  最好能发展到年出口铁制品一千万斤的水平,以此带动国内铁器普及,那时候的周国,若能做到百姓家家都有一口铁锅、一把菜刀该有多好。

  百姓家里有菜刀怎么了?怕人家拿着菜刀造反?

  宇文温经常这么问儿子,他认为普及铁制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没必要防这防那的,还要让儿子们意识到铁制品出口的好处,不要日后被人忽悠,觉得搞禁售铁器才是正道。

  周国军队有了火器,没必要担心周边番邦买铁形成严重威胁,相反,他认为靠着外贸才能确保较高的行业盈利,进一步刺激铁产量增长,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世界那么大,物美价廉的周国铁制品,一定会有不错的销路,那些无力大规模冶铁的番邦,就是一个个饥肠辘辘的食铁兽,什么铁制品都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铁锅。

  一口铁锅销往海外,对于制造商来说是数倍的利润,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