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蕞尔小邦(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檐下,水流成珠帘,周国市舶司提督王,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有些后怕,他刚乘船抵达耽罗,暴风雨就来了,若是半路耽搁些许,恐怕此时他和同行人员就已经葬身鱼腹。

  房内,周国耽罗租界领事严桦正在交代吏员一些事情,见着王转回来,严桦赶紧将手中资料奉上:“提督,这是刚汇总的情报,请过目。”

  提督,即提调监督之意,为市舶司的武职官,前所未有的一个官职,市舶司对外开展贸易时,提督掌军事,调拨兵马、水师战船,实际上和司马类似。

  提督的主要职责,主要是保护贸易据点和商队、船队,在国内负责剿匪,保证市舶司商队的安全,在外洋,负责清剿海寇。

  必要时,也负责指挥作战,教训一下蕞尔小邦。

  虽然这是个有些奇怪的武职,但对于王来说,倒也不错,他知道豳王对市舶司的规划非同小可,所以受此重任,干劲十足。

  虽然指挥水师不是他的长项,但打仗的道理都差不多,故而“王提督”决心在海东(东海)有一番作为。

  此时,严桦交上来的资料,上面是关于百济国内的情报,数百年来,中原历代朝廷对于海东各国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也不屑于了解,因为大家都认为,百济、新罗等国,不过蕞尔小邦。

  但豳王不这么认为,所以市舶司在海东开展海贸的同时,还肩负着收集海东各国国情的任务,譬如绘制舆图、调查风土人情等,以便为朝廷将来进行决策时给出可靠的参考。

  所谓参考,要搞清楚各国大概的官制、行政区划,以及各国国内的政治态势,如此,朝廷和对方打交道时,才不会两眼一抹黑。

  以百济为例,王翻阅了许多古籍,大概知道晋时,百济就遣使入中原,后来6续和元魏以及南朝有过联系,但百济国内的情况,中原不甚明了。

  只能通过使者的自述,大概了解一些百济国内的风土人情。

  到了现在,周国国内大概知道百济的王族姓氏为“扶余”或“夫余”,其国内有几个豪族大姓,且百济和倭国关系颇为密切。

  而为了对付北方强敌高句丽,百济曾经和东面毗邻的新罗联盟,但大概在中原陈国初建时期,新罗和百济决裂。

  这都是前几年入中原的百济使者所说,有司记录在案,所以后人可以查到,但周国从没想过主动打听百济的国内情况如何,因为没必要。

  对于许多人来说,百济不过是汉四郡故地上的蕞尔小邦,其国内所谓君臣,不过茹毛饮血的土人,哪里值得天朝上国关注?

  但现在不同了,市舶司要和这些蕞尔小邦做买卖,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打仗是这个道理,做买卖同样是这个道理。

  市舶司以耽罗为据点,开始收集百济、新罗、倭国的情报,现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