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 番外二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今后的生活会变得如何,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战场中发生的一切。

  “少爷,危险,快离开那里!”

  “没关系。”易卜拉欣推开仆人的手,“这里离战场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你难道没有看见,他们只袭-击苏丹的军队。”

  事实证明,易卜拉欣是对的。

  战斗结束后,绿洲的居民仍惊魂未定。易卜拉欣很想上前,却被仆人拉住。这一次,仆人宁死也不会放开他。

  “易卜拉欣?”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易卜拉欣抬起头,惊喜的发现,自己的一名兄长竟然从那支陌生的军队中策马走出。

  他穿着陌生的衣服,只戴着熟悉的头巾。

  “哥哥!”

  仆人跪伏在地上,哈拉夫跃下战马,大步走向自己的兄弟,“不用怕,他们来自大明。那位年轻的将军是父亲的朋友。”

  明军正在打扫战场,率领这支骑兵的将官,是泾国公陈亨的嫡孙陈纪。

  从朝鲜归来,他便被调入定国公麾下。大明同奥斯曼-帝—国开战,沈瑄掌帅印,陈纪打败诸多竞争对手,得领左军先锋。

  出征不久,一批大食商人由中官带领,来到军中。他们自愿充当向导,为明军带路。

  据悉,这要归功于兴宁伯。

  兴宁伯见到朝贡的大食商队,向天子进言,以准许他们在明朝定居为条件,为军队换来一批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

  “伟大的皇帝陛下,您的胸怀如大海一般广阔。”

  大食商人们接受了这个条件。事实上,他们中有不少人早已希望能留在这里。只是朝廷对“外来人口”核查极严,没有官方文书,停留期限超过许可,管你是谁,统统撵走。

  黑名单上,倭国人是榜首。撵了一回又一回,依旧顽强的死赖着不走。在港口做苦力,也比回到倭国挨饿强上百倍。

  做海盗当倭寇?找死才会这么干。

  随着大明海防加强,倭寇和海盗生存的空间被压缩到极限。

  赵王朱高燧率领船队纵横海上,像是一头巨兽,凶猛无比,谁遇上谁倒霉。

  明朝船队高举正义的旗帜,抢遍大小海盗。海盗躲起来,又盯上近乎绝迹的倭寇。稍有风吹草动,立刻登上日本岛“平倭”。过程如何不为外人道,只在史书中记载,自赵王两次“出访”倭国,同日本将军进行过“友好”会面,倭寇彻底在明朝沿海成为历史。唯一能找到他们的地方,只有爪哇群岛。

  据小道消息,这些倭寇是乘大明海船远渡重洋,为祸爪哇。

  为此,爪哇西王和东王联合向明朝抗议。

  当时,朱棣正带着军队四处找人打架,欧洲国王各个风声鹤唳,龟缩在城堡里祷告上帝,快点让这煞离开。朱高煦憋屈在南京,每日对着成山的奏疏动弹不得,生生窝了一肚子火气。

  爪哇正好撞到朱高煦的——枪——口-上。

  朱高煦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