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天下对东虏能夺取天下,没有信心,即便是满清高层之中,这种信心也并不多。皇太极是一个秉承与明争夺天下信念的君主,但是多尔衮却不是。

  从战略思想上,多尔衮远不如皇太极。

  “但是打到那一步?”多尔衮说道:“明朝乃是大国,辽东力薄,恐怕力有不逮。”

  “殿下所言正是。”范文程说道。他是这样说的,但是心中到底是怎么想,就不知道了,他继续说道:“我屡次入关,都在关中站不住脚跟,故而此次入关,最次一等,也要在关中夺取一二大城,为落脚之处,如山海关在手,就再好不过了。”

  “如今崇祯身死,明分崩离析,虽有苟延残喘之用,但早就不堪再起,故如今,入关大敌,乃闯贼,非明也。”

  “闯贼与曹贼之间,貌合神离。曹贼在南京还为崇祯发丧,可见一斑,故以臣之计,今日当以为崇祯报仇之名入关,并派人出使江南,与曹营议和,无论议什么,只要让曹营不与闯营合流即可。”

  “和明,分曹,攻闯。先下闯贼。”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则贼不如我,而得民心,顺百姓,则我不贼。故此此次入关,还请摄政王约束属下,秋毫不犯,才能让百姓归顺,久留关内。”

  “这----”多尔衮说道:“如此如何安抚八旗将士?”

  范文程说道:“八旗以天下为牧场,之前入关,不过是抢牛羊而已,而今关内也为八旗之下,何故杀牛羊,竭泽而渔?”

  多尔衮沉吟一会儿,说道:“不错。”

  范文程见多尔衮如此,心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祖大寿与吴三桂有亲,还请将军派祖大寿修书一封劝降吴三桂,如此一来,山海关搓手可得。”

  多尔衮说道:“区区私情,何济大事。”

  山海关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辽东入中原,山海关就是大门所在,如果从山海关到百姓,不过一两日路程,如果绕道入京,就多了十几日。

  不要小看,这十几日,多出这些时间,正是清

  廷屡次入关,即便是如入无人之境,也不能占据城池固守的原因所在。

  不过,多尔衮虽然这样说,但是依旧让祖大寿写了书信,并他自己的手书,一并送到山海关之中,想要劝降吴三桂。

  而吴三桂此刻,正是焦点所在。

  闯营也让吴襄写了书信,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正在摇摆不定,不知道在清廷与闯营之间如何选择。

  吴三桂对清廷还是很熟悉的,就如同关内官军与流寇打了这么多仗,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彼此之间都能找到熟人。

  而辽东军与清廷也是如此,辽东军现如今屡战屡败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投降清廷了,祖大寿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吴三桂叫祖大寿一声舅舅,有这个熟人在,归清,只要价码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