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立营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也在犹豫,要不要广招兵马。

  流寇起事,很多时候在裹挟,一下子有数万数十万之众,但是兵民不分良莠不齐,每每一战,就不被官军以几千人打崩溃,后来他们都长进了,将精锐挑出来,这些精锐就是马队的前身,有什么事情,可以丢下裹挟的炮灰先跑,只有这一批精锐在,竖起招兵旗,就要大量的百姓为了一口饭吃来投奔。

  只是这样一来就会严重的拖累行军速度。

  而行军速度,是他们唯一能够战胜官军的法宝,故而罗汝才,张献忠在被官军四面八方合围之中,很少裹挟百姓,不过,本部人马而已,入襄阳之前,合起来不过六七千人,入南阳之后,罗汝才军力膨胀,现在大概有万余人。张献忠的人马也在打着滚向上翻。

  罗汝才甚至不清楚自己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马。

  罗汝才对手下控制,其实并没有张轩想象的那么严苛,每一个义军头领的人马都是自己负责。招兵与否是是自己决定,不过,罗汝才将抢来的物资统一管理,都放在后营罗戴恩之处,用后勤来限制各部将,还用手腕笼络人,像张轩这样的身份,要招一些人的话,根本不用报备的。

  不过,一个问题也反应到了罗汝才这里,那就是马匹不够,不仅仅是马匹不够,其他牲口都不够了。

  招人的话,只要有粮食,数万人蜂拥可至,但是没有足够的牲口,将来行动的时候,跟不上行军速度,不过是白白送给官军的人头而已,有什么用处。

  罗汝才问道:“你想招步卒,如果能保证能跟上大队人马的?”

  张轩想了想,大军也不是每天都行军三百里的,再者我大解放军不是也有过奔袭六百里的战例吗?可见步卒跑起来并不慢,而且张轩也觉得局面不同了,他说道:“如今军后面的追兵,唯一可虑的,就是左良玉,而左良玉听封不听调,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学生并不认为,左良玉会跟着太紧,而且步卒的行军速度也不慢,别的不敢说一天行军六十里,还是可以的。”

  “你敢立

  军令状吗?”罗汝才说道。

  这个时代明军似乎都是靠骑兵打仗,这应该是辽镇的风气,李成梁养了八千家丁,就能横行辽东。在浑河血战之后,戚家军与白杆军覆灭之后,就没有什么称作坚阵的步阵了。

  很多少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特别是在张轩看来堪称恐怖的军令状。但是他如果不答应,那些孩子们,就要留在这里,大半就要饿死了。

  一个人的命与一群人的命,孰轻孰重。

  我的命与别人的命,那个咬紧。

  “我赌了。”张轩心中暗道:“我未必做不到,不就是行军六十里吗?未必做不到。”

  “学生答应了,不过,大帅要答应学生一些条件。”张轩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