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为父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孟越发认识到,老百姓对朱皇帝的认可还是极高的。

  有民间的支持和认可,增发一些货币,问题不大。

  而且市面上货币充盈之后,不但能解决困扰中原几千年的通货不足困境,还能拓展市场,为工业发展铺路。

  当老百姓发觉到货币的优势,向银行大量储蓄之后,就能盘活老百姓手里的东西……过去百姓普遍多储存粮食,以粮食为本位,现在转为货币,又能贡献出更多的商品。

  至于民间粮食可能出现的危机,在这一次的较量之后,已经基本消除了,大明朝廷手里有充足的粮食。

  地方储蓄稍微应付一阵,就可以立刻调拨大批粮食救急。

  时至今日,大明王朝的根基,已经相当牢靠。

  好事频发之下,竟然又有个极好的消息,送到了朱元璋眼前。

  常遇春统御海军,大胜倭国,并且迫使倭国,将怀良亲王送到大明请罪!

  消息传来,大明举国沸腾,应天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从上到下,别提多兴奋了。

  这个怀良亲王,何以如此遭恨呢?

  毫无疑问,还是那一篇文采斐然的国书。

  你不是要和大明朝相逢贺兰山下吗!不是想较量一下,谁更厉害吗?

  很好,满足你的要求,大明来了!

  孙子,你怎么不打?怎么被俘虏了?

  这就好比一个吆五喝六,目空一切的家伙,真正上了擂台,让人三拳击倒,大家伙都笑出了猪声。

  还以为多大本事呢,原来是个银样镴枪头。

  大明的百姓,大快人心,实在是太高兴了,纷纷扶老携幼,前往城外,就要见证一下,这位怀良王的风采!

  至于怀良王,他这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漂洋过海,来到大明。他从船舱出来,立刻就吓到了。

  人山人海,这是多少人啊?

  怎么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难道大明的老百姓都来了?

  很显然,他猜错了,实际来的人,还不到应天的两成。但即便如此,也足以颠覆怀良王的认知。

  他颤颤哆嗦,从跳板下来,期间还滑了一下,险些摔倒,看起来又可怜又滑稽。

  大明百姓,忍不住大笑起来。

  直到此刻,大家伙也才注意到,这个怀良王很老了。应该有六十岁左右,加上漂洋过海,他显得很疲惫,神情憔悴,看起来的样子,比实际更老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跟他那一份国书展现出来的气质,完全不一样!

  那应该是个少年郎,满腔冲劲十足,天不怕,地不怕。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

  很难想象,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能说出那么张狂的话,中二度爆表了。

  是人不可貌相,还是另有隐情?

  而且这家伙怎么就被抓到了大明,这里面有什么故事不成?

  百姓们好奇心爆棚,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先把怀良王送去见朱元璋。

  张希孟自然也被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