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劳动无价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就想让咱高抬贵手,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老朱还是见了这些人,不教而诛还是不合适的。

  如果他们能主动配合,也能减少很多麻烦。

  朱元璋也在摸索着,他想要找出一套成熟稳妥的办法,还有那么多土地等着他去占领,总不能每一处都亲力亲为。

  只有拿出合适的方案,才能推广到各处,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规矩。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连张希孟都来了,老朱让他给众人讲解朱家军的政策。

  张希孟制定这些法令,自然是从容不迫。

  “土地法令经过了多次修正,到了现在,就是最根本的两个字:平均!”张希孟道:“均分田亩,把丁税合并入田赋,根据人丁田亩征税。过去历朝历代,都分成田赋,丁税,按照田亩,人丁收税。也有人提议,不管丁口多少,只把丁税摊入田亩,按照土地征税。”

  “从此之后,滋生丁口,永不加赋……可我要说,这也是不行的。人丁滋生,岂能弃之不顾?难道一个国家只需要向百姓征税,不用负担责任吗?按照我们的主张,按人口均田,人和田,是绑在一起的,每一个农村百姓,不管曾经是什么身份,哪怕是佃户家奴,从今往后,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田亩,丁税即田赋,田赋即丁税。目前的税率是十分之一,分成夏秋两税,依次完粮纳税。”

  张希孟道:“这一点是我们的原则,大家伙都有什么说的,可以提出来。不过在均田这一块,我想能够退让的空间不大了,大家还有什么便民要求,好的建议,我们会采纳的。”

  张希孟直接把地丁银的搞法给否定了。

  这玩意的想法和他不能说珠联璧合吧,也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

  地丁银的核心,是朝廷要征收这么多的税,为了减少征收困难,把丁税和现有的土地绑定,也就是说,不光是小民百姓也出钱,包括士绅地主也要割肉。

  稳定税基,扩大税源,保证国家岁入。

  说到底,还是把老百姓当成韭菜,只是收割的时候,会温柔一些。

  不会只在一块地割,不会光从一只羊身上薅。

  而张希孟主张的均田,源于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朴素观念,而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就该享有一份生活资料,在当下,也就是一块属于自己的田亩土地。

  同样出于公平的考虑,才有接下来的税制安排。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在场的士绅却是大吃一惊,因为他们结伴过来,希望的就是割一些肉,跟朱家军做个交换。

  这个割肉就是,田亩我们可以退一些,赋税也可以承担一些,但好歹准许我们豢养家奴……或者干脆把家奴也算作人口。这样在均田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保住大部分的土地。

  很显然,这一切如意算盘,都被张希孟打破了,这个年轻人的精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