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应,可以休矣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无数的普通百姓。这也是我们成军以来,不断征战,不断积累总结的经验。我们打仗,不是靠着天命天数,而是靠着将士用命,靠着无数普通百姓,用肩扛,用车推,用无数热血汗水,换来的胜利。”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我们都非常清楚。由此而来,我们主张重定乾坤,重新阐释纲常……因为我们需要给支持我们的百姓一个交代,需要让大家知道,支持我们的原因所在,并且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希孟说到这里,微微一笑,转向了黄溍。

  “前辈,晚生的这些想法,很是粗浅,也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先生指点!”

  张希孟说完之后,就转身坐下,低垂眼眸,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

  但是他这番话,却是石破天惊……别看张希孟说得简单,但是能把国策用人人都懂的话讲出,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要是还能够自圆其说,逻辑自洽,绝对是超凡入圣的境界……毕竟当下可不是屠龙秘术公之于众,人均键政高手的时代。

  哪怕黄溍这种鸿儒名士,也显得力不从心。

  像黄老爷子这种人,习惯的是限定一个题目,诸如理啊,气啊,然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最后说出一大堆的东西,论证自己的想法。

  但是张希孟的这番话,却是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把儒家立论的根基给掀了。

  至少不管怎么理解儒家经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爱有差等,士农工商……在儒家士人的眼睛里,是存在等级的。

  且不说最初理解的等级如何,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三纲五常,确确实实,把社会分成了若干个等级。

  士人高高在上,垄断一切,坐享其成。

  天子要和士人共天下,老百姓要奉养士人。

  由此而来,很多儒家经典的人和民,仁政和王道,在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并不包含最底层的百姓,你们过得好坏,跟大老爷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很明显能看出,张希孟的主张是不同的,他讲究均田,讲究公平,由此引出了许许多多的观点……这里面有吸收儒家的,也有独创的,总而言之,他归结出一整套东西,一整套想法主张……

  这让黄溍很难辩驳,毕竟他总不能直说我反对公平吧!

  但是作为一个多年辩经的鸿儒,黄溍的水平还是在线的。

  他决定抛开这些,直至核心!

  “张相,老夫听闻,你打算让宋高宗跪在岳飞的墓前,如此无君无父之言,欺君罔上之举,也是一个读书人能做的?老夫倒是想要请教,在你的主张里,置天子于何地?”

  张希孟抬起眼皮,依旧淡定。

  “我早就说过,天子承天之命,治理万民,天命至公,天子秉持公心,均分田亩于万民,万民仰赖天子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