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 胡县令帮忙_明朝大忽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胡方顶与李云中了进士之后,两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胡方顶作为福建人在朝中没有关系网,于是希望外派成为一地县令,而李云作为京师本地人,受到京师周围的政治熏陶,便寄希望于在朝中发展。但两人都是大榜的末榜行列,按照道理是没资格进入翰林院的,应该外派予以任命县丞或者典史之类的正八品、正九品官员,甚至是主簿这种从九品,或者县学正这种未入流的官。

  可以说能入得了翰林院的才能有资格三年学习之后,通过考核外派做一个七品县令,显然两人只能外派去做个低阶官员。当然,作为天子门生,至少也得是正九品以上,除非得罪了人才去做从九品或者未入流的官。

  胡方顶和李云彼此并不算是优秀才俊,只能选择做低级官员,可做低级官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因为两人都比较倒霉,倒霉是遇到了一个吝啬的懒惰外加傲娇的皇帝万历。

  万历朝自中后期,万历皇帝极少任命官员了,历史上说万历是爱财舍不得花钱。但是这种说法靠不住的,因为给官员的薪俸并不从皇帝的内库中拿,那么万历不认命官员只有一个原因了,万历皇帝因为大臣们把他架空了,便跟朝臣们抬杠,就是他是故意的。谁让你们内阁啊,六部啊,言官啊没事儿就骂我,逼我干这个,逼我干那个,我就偏偏不干,别以为你们可以培养学生就可以继续骂我,我偏偏不任命官员,等你们都老了告退了,我重新任命一批,我耗死你们我。于是这傲娇的皇帝一直罢工不上朝,增补的官员也罢工不签,造成了很多进士高中却也只能一直等待,等啊等,等啊等,有的就等到死也没做上官。

  结果,这两人就遇到了这件事儿。

  尤其就在两人考中进士这一年,正是万历四十二年,万历爷因为朝臣不允许他立福王为太子,恼怒不已,群臣又嚷嚷着让福王赴封地,万历皇帝一怒之下搬空了半个国库给福王,让他前往封地洛阳。并且给福王花了三十万两银子修建了洛阳王府,相当于后世的三亿人民币,可见当时万历皇帝有么宠爱福王。正因为搬空了国库,更是连官员的俸禄也拿不出来了。那一年中除了几个特别优秀的人才进入了翰林院,便是胡方顶和李云这种等待分配工作的士子了。

  在两人中进士之后的等待中,家大业大的胡家给胡方顶寄来了钱财活动,由他上下打点,进了翰林院做了一个庶吉士,这也为将来能够做县令做好了资历上的铺垫。

  而李云比较倒霉,一贫如洗的背景只能在京师给别人做家庭教师来贴补家用等待有官员空缺。实在等不及了,只好在乡下开始讲学授课。等到了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在乡下渐渐有了一些名气。因为就在京师周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