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二章 【格物学】第一更_阳光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品质,仿佛他们就是铁、他们就是铜,打不碎、砸不破、蒸不熟、煮不烂!

  君子修学,首当修身啊!有了这份品质,学习天赋反倒在其次了,老颜俭和孟珂终于明白了白栋为什么要在正式开学前搞军训。这种‘育人’手段绝对可以将庸才变成人才、人才变成天才,成就一个教育界的神话!

  如今在老颜俭和孟珂眼中这些学子就是宝,什么叫百家争鸣?争鸣的前提你得有人!抢人的时候到了!当然不是明抢,而是要用儒家的学说折服这些学子,让他们先入为主。自愿投身儒门之中;反正白栋没有家派,工家农家又明显竞争力不够,也就是法家才为大敌,孟轲是第一堂课,这是天时在我,必须要抢占先机!

  “难,这些学子原本就有学问基础、不执一家之见,《论语》虽是微言大义,却也无法凭借一堂课就让他们对儒家有好感。何况学子们现在都在议论白子的‘算学’和‘格物’两门课程,对这两门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

  “算学和格物?算学也就罢了,格物也会引起学子的兴趣?”

  老颜俭微微一愣。君子六艺中就有算学,《大学》中也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宗旨。可算学终究是小道,君子可知之,不可精之,否则就成了锱铢必较的商人;至于格物更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从不曾被人当成一门课程提出来过,孔夫子曾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除此之外,对格物之说便没有更多的解释。

  甚至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定义‘格物’,儒家认为是认识根本、修养心性的道理;法家则认为这是‘无归于心,尽归于物’的道理,所谓格物,就是放弃心中偏颇的认识,以‘知物’为根本,比如法令就是最‘知物’的,不受个人立场和情感的左右。如果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法家这种观点其实比较接近‘唯物主义’。

  所以在老颜俭看来,‘格物’至多就是一个让各家争论不休的概念,白栋在课程表上单列出‘格物’课,他本来就没放有在心上,无非就是陈说一遍孔夫子的观点罢了,你能支撑几节课下来?此刻听孟珂的说法,似乎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简单。

  “哎......军训的最后考核是‘极限生存’,白子将珍贵的食物囊放在冰湖上,可是冰层很薄,人走上去就会掉入水中,结果却被一个叫无颛的学子想了个办法出来......”

  “在脚上捆了筏子,学子们就成功取到了食物囊?而且那小子大大夸奖了学子们,当场宣布考核结束,还对好奇的学子们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