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章 初步了解_港岛之财富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要想进入东欧的市场,除非有着米国商人哈默在苏联的人脉,哪怕一点点人脉也行。

  可是以目前梁智诚的能力,意味着暂时是没有办法进入东欧的市场!

  梁智诚可不想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为了后续的石油和黄金,越早与苏联打交道,就越有机会得到。

  关于黄金,苏联为了满足内部的粮食需求,从国际市场上用黄金购买了大量的粮食。

  如果想办法搭上哈默的人脉圈,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可是对方是靠人脉关系在苏联,米国…等各国积累的巨额财富,深知人脉的重要,

  以梁智诚目前的地位,很难与对方哈默有半点的交集。

  所以这是一个暂时不切实际的办法。

  梁智诚还在思考着,没有半点头绪,就再次翻开苏联对外贸易。

  看着苏联一组组对外贸易数据,突然注意到苏联除了与西方贸易占有30%,

  还有与东南亚各国保持一定的贸易,

  特别是新加坡,其贸易从1967年250万卢布,再到1974年双边贸易为6300万卢布,上涨了20倍。

  再对比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显然是新加坡贸易比重比较大。

  梁智诚留意到这一组贸易数据,分析着苏联与新加坡贸易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

  可能是苏联看上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进入东南亚的桥头堡。

  在1970年9月新加坡总理李光遥访问苏联时,

  当时苏联总理柯西金直接要求李光遥,期望苏联的军舰和商船能停靠新加坡。

  李光遥是并没有直接拒绝,以商人的立场是十分欢迎…。

  也就是说李光遥治理新加坡的国策,是不得罪任何一个大国,不光与米国,欧洲,还与苏联保持贸易往来。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新加坡与苏联成立航运公司,以及渔业公司,以及容许苏联莫斯科人民银行在新加坡设立有分行,在当地对东南亚各国公司进行贷款业务。

  …

  梁智诚就好像是发现了一个机会,

  如果以新加坡为跳板,开始与苏联政府机构,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是在金融上,与苏联来往倒是可以试一试。

  梁智诚想了想去,目前只能暂时通过新加坡去了解苏联市场。

  梁智诚舒松了一口气,准备收拾一下下班。

  目前工厂已经是放假了,工人都回去过年了,工厂就显得空荡荡的。

  不过,工厂的保安还需要值班。

  回到家里,已经是天黑了,李淑芬从厨房里连忙走出来:

  “阿诚,现在工厂放假了吧!”

  梁智诚换着鞋子,轻松道:

  “是啊,妈咪,工厂已经放假了,可以休息几天。”

  李淑芬高兴道:

  “阿诚啊,你大伯大娘给你找一个姑娘,说是一会儿给你打一个电话。”

  梁智诚有一点难以相信:

  “妈咪,真的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