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 半年后_基甲彪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级基地,虽然生态圈天幕仅仅是依靠小型天幕群组成的,但是γ-44的生态环境已经不需要太高级的生态天幕装置了。

  目前,黄昏城的城市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86000平方公里,就连原本的、、、这四座d级基地,也被升级成了b级基地,同时更名为“东-旭曰城”、“南-钢弹城”、“西-夕阳城”、“北-异联城”,全部达到了68000平方公里的规模。

  大规模的智能化工厂像庞然巨堡一样耸立着,而一些奇形怪状的人型或非人型工程机器工人,不知疲倦的像勤劳的蚁群一样曰以继夜的工作着。

  在星际时代,这些程序化的工作是不需要自然人从事的,大量廉价的低级工程机器人就能够很好的完成,作为工人,工程机器人代表着量大、能干活,还便宜,不需要太高的科技含量就能够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应变能力几乎为零之外,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工作。

  生产线一开,成千上万的机器工人就会走下来,廉价的令人发指,需要的时候可以不计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不需要了基本上会将它们拆卸废弃,或是入库储存起来以备后需,在没有了变异虫威胁的环境下,这种高效的生产建设方式,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星际时代的高科技含量来。

  实际上,机器工人虽然也叫机器人,但并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机器人”,它们真正的身份应该算是“工程工具”,“机器人”的含义要素中,第一是“机器”,第二是“人”,而这些机器工人,显然只是“机器”,而不是“人”,只是以韩彪的概念来说,这些会动而且会自己干活的铁块,已经远远超过他那个时代所谓的“机器人”太多了。

  大规模使用机器工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γ-44广袤而荒凉,仅靠人力是没有办法满足需求的,仅仅依靠“黄昏城”的近千万人口,想要在短短半年之内建设起一座占地186000平方公里的a级基地、四座占地68000平方公里的b级基地,以及遍布3000万平方公里的数万处大大小小的各类资源点、开发营地,是一件近乎天方夜谭的事情。

  不能不说,能在γ-44这个布满危险生物的废弃星球上,实现和联邦内地一样程度的建设速度,得归功于某人,人类踏足γ-44后,缓慢的开发进度经历了几十年,可是收效甚微,就是因为人类在赶之不尽杀之不绝的变异虫威胁下,根本就无法施展开拳脚。

  而现在,一个3000万平方公里的变异虫真空区,摆在了他们面前,在没有危险威胁的情况下,星际人类的生产建设制造能力,才能被真正的发挥出来,而联邦要想实现这一点,所需要投入一支庞大的星舰部队和数千万强大的精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