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9 迪尔公司的橄榄枝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比的市场,同时,中国有着成本低廉的熟练技术工人。当然,这个时候的外资企业,远远还没有后世那般的nb,对于技术工人的吸引力反而没有本土企业强。

  参观完工厂之后,王庆丰把一行人带到了办公楼的二楼大会议室里面。

  “王老板,云厂长,你们先看看这份合约吧。”在办公室刚坐下,任志国就从旁边的秘书手中捧着的公文包里面掏出两份文件,递给了王庆丰跟云非两人。他知道,这个厂,眼前这个年轻人完全能够做王庆丰的主,当然,任志国也知道,这年轻人,也不如王庆丰那样好忽悠。

  卡洛斯以及怀特等人同样一脸期待地盯着云非以及王庆丰这两个他们选择了不短时间的潜在合作对象。

  王庆丰一看到这份用中文跟英文两种文字的合约就头大,看到云非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直接把手中的文件给丢给了云非,让他仔细地瞧瞧。见到人任志国正在跟史密斯·怀特以及卡洛斯几人小声的用英语交谈,开始靠着沙发的靠背闭目养神起来。

  看到合约,云非才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不过在知道他们的身份之后,却更加迷茫起来。

  任志国带来这个有着八名成员的外国考察团,来自于世界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厂商——美国迪尔公司。迪尔公司早在1958年就已经超过国际联合收割机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农用机械生产厂家。1963年成为世界最大农用机械生产公司之后,其地位从来都不曾动摇。

  迪尔公司在中国,一直都是以技术转让、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以及整机出口为其主要业务。现在居然开始布局在中国建厂!

  这无论如何都让他想不通。迪尔公司在中国,不是没有布局,却没有在中国市场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

  在原来那个世界里,迪尔公司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就与中国有着业务往来,其在bj成立办事处都要等到1995年,与hlj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建立中国农机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要等到1997年。

  任志国给出的合约很简单,就是美国迪尔、卡马特、庆丰机械三家合资建立一家农机生产公司。卡马特公司负责市场,庆丰机械负责大部分的零部件生产,而迪尔公司,则负责整体技术、提供动力设备以及售后服务。新工厂建立在hen郑州,负责最后装配。

  迪尔公司出资500万美元以及技术,新工厂的股份美国迪尔占据51%,卡马特公司出资600万美元以及市场渠道占据42%,庆丰机械提供零件加工以及装配的所有技术工人得到7%。

  新工厂的股份,在得到新的注资之后,再重新分配股权。看到这里,云非笑了。

  八九十年代,很多外资公司都是玩这样的资本游戏。由于中国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