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2章 断章取义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_学霸从改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陈舟醒来时,已经是上午九点。

  揉了揉有些痛的脑袋,陈舟低声说了句:“这玩意,真上头……”

  刚想起身下床,他就听到了手机的提示音。

  下意识的摸了摸,找到手机。

  陈舟点开看了一会,表情逐渐变得无奈起来。

  这提示音不是别的,正是微博消息的提示音。

  昨天他发完微博后,就一直没退出。

  这会微博上已经炸开了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舟自己这条微博的评论。

  也正是令陈舟颇感无奈的开始。

  原本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还是这样的。

  “恭喜陈舟大佬,喜提柯尔奖回家。”

  “这个奖也能顺手吗?有没有大手子解释一下,我能不能跟大佬一样顺个手?”

  “解释毛线,数论界的最高荣誉,你去顺个手看看?”

  “楼上笑死,哈哈哈……”

  “大佬牛逼!柯尔奖史上最年轻得主!华国史上第一位柯尔奖得主!”

  “……”

  但是随着网上新闻的爆发,这条评论下面,画风就开始不对了。

  “我想等着大佬拿菲尔兹奖再一起恭喜,能来得及吗?”

  “你想啥呢?菲尔兹奖在2018年,现在2016都没过完呢,不过存着也还是可以的……”

  “我就想知道,大佬到底啥时候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再顺手领个菲尔兹奖回来?”

  “相信不会让我们等的太久的,毕竟新闻都写了嘛……”

  “呼叫陈舟大佬,快点把哥猜的证明发表吧,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呼叫陈舟大佬,等着你顺手的第一块菲尔兹奖!”

  “呼叫陈舟大佬……”

  画风就是这样变成了哥猜和菲尔兹奖的盖楼模式。

  而这些的始作俑者,便是媒体们的新闻了。

  在陈舟和年轻的数学家们推杯换盏时,网上就开始了新闻的大爆发。

  这也是经过柯尔奖的酝酿发酵,所带来的效果。

  只不过,这些新闻,正如陈舟所想的那样。

  他的话完全被曲解,被过分解读了。

  这些记者们充分发挥了断章取义的功夫,成功把陈舟的采访,报道成了“马上就要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随后就拿菲尔兹奖”。

  这一点,光从陈舟翻的几个新闻标题,就能看出来了。

  【震惊!一位年仅20岁的年轻数学家,成功斩获数论领域的最高奖!据他所言,已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你能够想象吗?年仅20岁的他,在拿下数论界的最高奖后,直言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并要借此拿下菲尔兹奖!】

  【震惊!20岁的年轻数学家,在征服了数论界的最高荣誉后,打算拿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去征服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看着这些新闻的陈舟,骂骂咧咧的把手机关闭了。

  自己啥时候说过,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了?

  这断章取义的功夫,有点太无敌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