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第一批人选公布!(3/3)_学霸从改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ns强脉冲离子束辐照材料时,表面最高升温速度达~10^11K/s,最高温度达2170K,最高冷却速率达~10^10K/s,表面层内温度梯度很大……】

  写完后,陈舟看了看这段内容,又看了看电脑上模拟计算的结果。

  抬笔继续写到:

  【还有表面应力和热激波两种应力场,在与温度场相应区域内存在很大表面热应力(>>10^8Pa)与表面应力梯度(>>10^6Gpa/m),热激波也产生梯度高达10^6Gpa/m的应力场……】

  【同时,在靶背面区也有应力场,且因热激波的反射可能加强……】

  大半张草稿纸,全是陈舟根据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也是强脉冲离子束对金属表面改性的热力学过程的结论。

  到这里,关于后续实验整体设计的前置条件,算是理清了一半。

  还有基于熔坑的实验数据,以及离子源结构的问题。

  这是这几天,陈舟和杨依依尽力维持四点一线的生活节奏,所取得的成果。

  所谓的四点一线,就是宿舍到操场晨跑,到食堂吃饭,到图书馆研究学习,到宿舍睡觉。

  这是一个极其有规律的循环。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陈舟和杨依依的生活很是枯燥乏味。

  但是在他们俩的眼中,这却是极其充实的生活。

  而且,在这种相互陪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氛围中,陈舟和杨依依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说起来,能够找到一位兴趣爱好相同,有着共同语言的伴侣,这本身就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说,这种别人看着枯燥乏味的生活,陈舟都需要尽力去维持才行呢?

  原因无它,随着AMS评选的2015年数学界的11件大事,逐渐在国内传开后。

  毫无意外的,陈舟再一次登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

  他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也就这样变得岌岌可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评选是对陈舟所做成果的肯定,是一种历史意义上的肯定。

  这也是第一次国内外媒体的集体狂欢。

  但是,作为事件的主角,陈舟本人表示很无奈。

  这么平常的事情,至于你们在报纸、在微博、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吗?

  还有,每一次都抢某明星的热搜第一,陈舟也怪不好意思的。

  可以说,他现在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年轻数学家了。

  更令陈舟烦恼的是,临近考试季了,图书馆里的同学们趁着这新闻的热度,居然找自己要起了合影……

  说什么,一定把这张照片供起来,希望陈舟大佬保佑不挂科!

  这真是考前不抱佛脚,改抱陈舟了……

  不过,这次陈舟没有上新闻联播。

  这倒是令陈舟感到奇怪,难道朱明理口中的秘密还有别的什么事?

  陈舟虽然想不通,但每天的名人烦恼,也使得他没有时间多想。

  只不过,陈舟没想到的是,不是新闻联播不报,只是新闻联播在憋着大招。

  12月19日。

  离平安夜还有4天,离元旦还有12天。

  离陈舟发表克拉梅尔猜想的论文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这天晚上的新闻联播,播报了国家“万人计划”2015年第一批的人选。

  陈舟很荣幸的第四次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上面。

  也直到这时,陈舟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孙院长所说的联名推荐。

  随着新闻联播的播报,所有人都震惊了。

  任谁也不会想到,青年拔尖人才第一批第三位的名字会是陈舟!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