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器等几乎全部是一窍不通,当时被几万官兵团团围住,几乎就是有死无生的局面。

  结果高迎祥等人使个缓兵之计,只称要投降,这个刘元斌当时便是监军太监,一声令下放开出路叫众义军出来,放出后谁还理他?拼命杀出,纵是吃了一些小亏,大部义军还是逃了。

  若非这厮,崇祯十七年可能不会亡国,当然以崇祯的勤政程度,大明迟早还是会教他弄亡国的,无非是崇祯二十七年或崇祯三十七年的区分罢了。

  “见过大官!”

  “末将叩见大官。”

  一众京营将领纷纷叩头,连性子有些桀骜的黄得功也不例外,全部双手撑地,趴伏在地上,老老实实的叩头请安。

  监军太监的权威可不是耍的,他们是天子家奴,是天子的耳目,一句话可用你,一句话也能叫你坏事,纵使不得用,也是千万不能得罪的!

  况且刘元斌几年前就是镇守一方的大太监,资历还在现在走红的杜斌等太监之上,和高起潜的资格差不多。

  说起来崇祯朝的太监也能瞧出皇帝识人的眼光,崇祯挑选的镇守太监多是一些类似刘元斌的奇葩人物,屡战屡败的高起潜,抢先投降的杜勋和杜之秩等等,加上刘元斌之辈,生生坏了崇祯多少大事,偏皇帝认为是自己家奴可以信之无疑,令人扼腕而长叹。

  刘元斌已经年过中年,太监伤损元气厉害,年纪稍大一些已经老态十分明显,皱纹深刻,皮肤松驰,鬓角也是白发从生。

  这样看去如老妪一般,只是眼神中的那种阴贽模样叫人根本不敢正视,长期处于上位无人敢惹,除了天子和少数几个大太监之外无人能在其之上,刘太监自然而然的也养成了一股虚骄之气出来,在这些军头面前,更有一种颐指气使之感。

  在刘元斌身后是一个四十左右的太监,一样身着蟒袍,头戴三山帽,显然也是一个得到皇帝信重和厚赐的太监,跟随刘元斌身后,这个太监倒是神色怡然,和蔼可亲的样子,比起刘太监来要亲切很多。

  “卢兄,这是张守仁进城来了。”

  刘元斌是看到城头这边的动静才过来的,看着意气风发,受到将士和百姓拥戴张守仁,他的眼神中寒光闪烁,一副不乐意的样子。

  手中马鞭一指,样子也是十分的不屑。

  “他已经是伯爵大将军,国朝勋贵,我等还是要给他稍存体面啊。”被刘元斌以兄弟相称的太监也不是凡主,同样是监军太监,卢九德脾气似乎稍好一些,见刘元斌一副要惹事的样子,便好言劝说,同时转向京营诸将道:“我知道京营纪律向来不好,但大将军似乎对军纪特别着重,前一阵与方巡抚闹出诺大风波,一下子斩了三百多人,这个事情,令人心惊啊……”

  卢九德话未说完,刘元斌便冷哼出声,一边的京营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