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4章 技术交流会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只要有些实践经验的都能写出来。难就难在光斑尺的构思问题,那才是整片论文的闪光点。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你们的思考成果,我绝不会侵占。”/p

  见微知著,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细节,看得出刘芬明这位喜欢凶人的高知女性是很讲究的,有个性又懂得尊重他人。/p

  接下来张苗苗细读那片论文,王朝阳则盯着会议议题列表思考。/p

  不知不觉间,到了中午十一点半,刘芬明带俩人在图书馆附近吃了午餐,中午简单休息半个小时,到了交流会开始的时间。/p

  地点仍然在图书馆内,一楼的一个并不算大的功能会议厅,与会人员不足二十人,主持会议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花甲老人,包括刘芬明在内的其他人都称他为葛老。/p

  议题是按照顺序讨论,光斑尺的话题排在后面,所以前面王朝阳和张苗苗没机会说话,只是听其他人发言。/p

  “借着机会,让你俩涨涨见识吧!”/p

  刘芬明解释说:“看到主持会议的葛老没有?机械行业国家级优秀工程师,亲手带过许多国家级工程,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生导师。现在他很少亲自出手,但他的学生们做的项目都是省级深知国家级的!”/p

  王朝阳和张苗苗瞠目,才知道这位葛老有多厉害。/p

  “再看那个戴眼镜的小个子老头,别看他瘦瘦巴巴其貌不扬,其实是祖国第一批材料工程师,曾经在苏德留学深造,精通三门语言,发表过的有影响力的论文超过二十篇。就在前年,他还受到莫斯科科技学院的邀请去参加国际交流,真正做技术的人啊……他的发言你俩要多留意,可以学到很多前沿的技术的思维。”/p

  “再说坐在葛老声旁那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毕业于京华大学,赴美留学并取得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是葛老的爱徒之一,他既懂技术由善于做企业,如今在省级机械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p

  ……/p

  听着从刘芬明口中出来的光鲜履历,王朝阳微微慨叹,此前他没想过交流会会有这么多业界大咖参加,看来一定会不虚此行了。而张苗苗则震惊地说不出话来,跟那些光彩熠熠的履历相比,她的简历就像白纸,难免产生自卑。/p

  “不用紧张的,咱俩就是来学习的,没必要跟别人比。”王朝阳捏着她发凉的小手,笑了笑又说,“而且就算比,你也未必没有优势,这点你要坚信!”/p

  “嗯。”张苗苗点头,知道这是王朝阳对他的鼓励,那个形影不离的小本本早已掏出来,认真聆听其他人的发言,遇到感兴趣的地方便记录下来。/p

  相对于听这些大咖们的观点,王朝阳更大的关注点在于欣赏他们的思维方式……坦白讲,绝大多数观点对于王朝阳来说都没有吸引力,但思维方式却是另外一码事。/p

  而且王朝阳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位葛老的爱徒几乎所有议题都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方式颇有几分“指手画脚”的意味,每次其他人发表完意见,他都会针锋相对地驳斥一番,但凡有跟他意见相左的,他也会毫无收敛地与之辩论。/p

  “这位葛老爱徒,貌似很亢奋。”王朝阳轻声道。/p

  “你倒是有眼力。”刘芬明回头看王朝阳一眼,然后摇摇头道,“把会议当成扬名立万的机会,就变味了。”/p

  /p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