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顶尖运动员的特质_走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冰冻的赛道上,像个侦探一样研究着赛道上的滑痕。

  赛道是他昨天刚整修过的,使用压雪机在表面压平压实,表面留下一条条细脊,很像压面机里压出的面条,因此被称作“面条雪”。(雪也分很多种,面条雪、粉雪、粒雪、人造雪、渣雪等。)

  相比光滑的雪面,这种条纹状的雪面让滑雪板吃雪更深,有更好的应力。

  新压过的面条雪赏心悦目,上面只有两条相近与平行、偶有交叉滑痕。

  李长逸对比了两个滑痕,包括每一段路线、每一个落点的吃雪深度,他很快就发现了区别。

  高熵的每一个落点吃雪深度都很浅,轻飘飘的几乎没有太大痕迹,但是每一个弯道处吃雪都比自己深1指头有余。

  这很不符合逻辑,从唐槐手里的资料看,高熵身高185厘米,体重84千克;李长逸身高182厘米,目前体重72千克,两人差了近20斤。

  按照常识,谁体重大,谁落地砸得坑深呀!

  为什么李长逸的落地坑反而更明显呢?

  还有弯道吃雪的深度,拐弯过程中,滑雪板插得越深,稳定性就越好,但是相应的摩擦力增大,速度就有损失,为什么高熵反而可以在弯道进一步拉大差距呢?

  “难不成他的滑雪板比我的好?”

  李长逸看着自己手里的这块碳纤维滑雪板陷入了沉思,不是说师父送的这块不好,而是可能还有更高级的板子。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马上就跑去找唐槐请教。

  此时的唐槐还在蒙头酣睡,根本不应门,李长逸就坐在门口等,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再次拍门。

  唐槐很不爽,睡眼惺忪地开门:“搞什么啊?”

  “教练,你注意到高熵那块滑雪板了吗?能不能查一查是什么牌子的?”

  “你怀疑他的板子有问题?”

  “也不是有问题,就是感觉可能会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吧。”

  唐槐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唔,这倒是有可能。”

  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角逐,早已不仅仅是身体和技术的竞争,也包含着高科技装备。

  像田径运动员拼了命在跑鞋上动脑筋,游泳运动员搞过鲨鱼皮的泳衣,篮球运动员的鞋垫子都是机密数据等。

  单板滑雪的装备很多,有些运动员在滑雪板上动手脚也不是不可能。说起来,李长逸的这个碳纤维板,也应该是属于科技加持范畴。

  唐槐找出比赛时录制的视频,通过截图来放大细节,希望调查高熵滑雪板的型号,他认不出来就把图片发到有许多滑雪爱好者的微信群里,请专业人士帮忙辨认。

  唐槐的国家队主教练身份在圈里名气不小,他一求助,很快就引发了广泛讨论。

  大概半小时之后,有人去国外的厂商官网上找到了相似的滑雪板,除了图案不一样外,造型尺寸和各种细节几乎一致,是一块售价4000美金的顶级板。

  李长逸恍然大悟:“怪不得啊,贵果然有贵的道理,我是输在滑雪板上了……”

  然而唐槐却莫名严厉地批评他:“放屁!你这是给自己找借口,装备对比赛有着绝对的影响,却不是比赛的决定性因素,你还是得从自身素质条件和技术上找差距!”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