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换个进近练习_美国学飞回忆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回应。

  曾有句话:美国每隔二十海里左右,就有一个机场。但多的,是一些无管制机场。

  这S39机场不常去,未免也不是一个练习的好机会。

  戴上了目视限制设备之后,就需要着手准备进近前准备了。

  雷德蒙德机场和S39机场相距极近,从目视过去只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在私照时候的152速度,172的速度要快上一些。

  “上7900英尺,可以准许进行RNAV10进近。”

  从东边出发,理应是进行10号跑道的进近。在晚上能见不好的时候,很少要求进行全停的,又是在导航设备保障差的情况下。

  总体来说,RNAV10比之前一直飞的Madras机场RNAV34的程序要复杂一些。

  Madras机场的进近程序是类精密进近。有着垂直和水平引导,一切只需要满足各个定位点的高度要求,之后进行跟着指引的操作,便可结束进近。

  但是S39机场的进近程序是非精密进近,而且是传统的程序。首先的不同点是它只有水平引导,因此最低下降高,就要高一些才能满足超越障碍物的要求。

  并且,在下降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平来达到每一个点的高度要求。

  就像被分割了很多段一样,在设计程序的时候,他们利用这个理念来达到保护飞机的目的。

  总结来说,之前的RNAV34进近要平稳,省力不少。

  之前做进近的时候,有错误区分决断高度和最低下降高度过,因此这次长了记性,提前就想好到达那个点的时候应该如何做。

  Eric很安静,几乎坐在后排的位置一言不发,只是在观摩着我的操作。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有些超前了,还是没有涉及到的领域。但是提前学会一些,也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我来说,安静的观察员,没有给我过多的打搅,也是一种安心。

  “5400英尺,3400英尺……”

  根据航校的规则,需要在到达每一个下降进近定位点的时候,报出高度。这既能把现在的高度状况掌握在手中,同时也是对教员的相互检查,避免错忘漏的存在。

  驾驶舱内虽有些匆忙的感觉,但是一切也算是在掌控范围之内。

  “1000’togo……100’,minimum.”这是对最低下降高度和之前的喊话,来提醒所有人。

  顾名思义,现在已经到达了最低能下降到的高度。因此,到跑道头有一段平飞段,来进行一段时间的缓冲。

  “油门满,点击GPS上按钮,襟翼,RNAV10,goingmiss,89877.”

  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这些都是在没有什么思考下完成的。报话完,并且做完检查单动作之后又仔细思考了一番:没有漏掉的动作。

  “Prettydecent.”

  Luc看完我的进近流程,评价了一句。

  其实当时还是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从他的口气来看,应该不像是责备我的意思。待到回去之后,有一次想起来模仿他的发音打出了这个单词,才知道这是“尚好的”意思。

  一般情况,做得正常,Luc都不说话,那就是没问题,在标准内。但若是让他觉得有进步,或是确实做得不错,就真的发自内心来评价。

  “那接下来我们做哪一个进近。”

  我正顺着GPS的指引,上面就是复飞的航迹。闲时问到教员下一步的去向,这一次的进近很顺利,其中并无差错,时间还有一些。

  目视回机场也是一个办法,但若是能再练一个进近,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