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8章 平常的一天_大明小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的后果。”

  王廷相见秦德威越扯越远,又把话题拉了回来:“我与那些勋贵说,李泾升为协同坐营官后,不会继续在京营久任,将立刻调往辽东,反弹的声音才平息了下去。”

  秦德威不在意王廷相怎么解决的,最后能把事情办了就行。

  不过说起来,三大工具尚书里,还是王廷相办事能力最强,毕竟是在宦海浮沉历练了四十几年的人,大部分类型官职都当过。

  其次就是师叔王以旂,虽然做人低调话不多,但实务能力很不错,当过知县练过兵,修过河督过漕,经验丰富。

  至于张老师,就让秦德威比较“呵呵呵”了,一直在翰林院打转,还坐过十年冷板凳,又不是那种绝顶大才。

  最后秦德威还是问道:“到底是谁反对?”

  王廷相透露说:“是京山侯崔元,他有一门亲戚也谋取这个武职。”

  对这个人秦德威有所了解,驸马出身,近年来最有牌面的贵戚之一,算是能得嘉靖皇帝信任,封了侯,经常充当典礼吉祥物。

  秦德威拍板道:“你先与他说,如果说不通再由我出面。”

  然后秦德威又说起另一件事情:“急递铺都归兵部管理,所以有个双赢的事情想与大司马合计合计。”

  王廷相忍不住吐槽说:“老夫可以不听么?你居然用合计合计这样的话,看来一定是非常难办的事情。”

  秦德威直截了当的说:“其实并不难办,就是源丰号租用急递铺的事情,每处急递铺每年给五两银子,足够多征发一人了!

  在京师与南京之间,源丰号有快速传递消息的需求。”

  王廷相拧着眉毛说:“待我多想几日,看看有无委稳妥办法。”

  从王廷相这里出来,徐老三大受震撼。

  就在刚才,他很直接的感受到,奶兄弟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地位,竟然对兵部尚书也是指手画脚的。

  要知道兵部尚书掌管武职选用,他徐老三也是被兵部尚书管着的!

  而且徐老三还有点泛酸,“那李泾到底是谁?为什么你会如此用心帮助他?我才只是个千户而已,好多年了也没变化。”

  秦德威轻描淡写地说:“原因很简单,他有一个好妹妹,”

  徐世安:“.”

  随后秦德威又去了旁边户部,找到户部尚书王以旂,分析说:“时机实际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开始尝试南京和京师之间的汇通了。

  大体是这样,长江上的抽分局、南方运河上各地的税关解银都可以先集中到南京。

  然后也不用浪费人力财力千里迢迢的押送京师,只需要从京师这边源丰号提走就行了。

  此外京师官员如果打算向南方转移银两,也可以把银子存入京师源丰号,然后从南京支取,领银票更好。”

  这些都是户部范畴的事情,就看王以旂有多大的决心去推动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