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3章 驿站_扶得起的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几个人知道的争论,争论的目的是驿站收归国有还是私营,这是唯一一次刘禅和诸葛亮、庞统意见相反。

  驿站国营自古有之的规矩,但是刘禅却罕见发对,而是要求驿站私营,这个私营老板还是甘夫人。

  刘禅认为,如果将驿站收入国营,将会增加官府的财政支出,这是肯定的,修建驿站、维护驿站运营都需要大量的钱财,而且还没有办法增加收入,只能通过沿途的商旅来增加收入,很多商人根本不愿意在驿站中住,最主要的传递消息哪有什么收入?

  官府人员入住驿站还得倒贴钱,如今地盘小,未来地盘大了,驿站到处都是,这种耗费有多大?

  刘禅当即就给两人算了一笔账。

  一个驿站最少需要十人,十人吃喝拉撒还在一边,还需要养马,这是因为信使传递有时候换马不换人,碰到如刘备封王这种需要联络各方的,一个消息传递就是换人换马,养一匹马就等于养五个人,养五匹马那得耗费多少?

  那种主要干道,一年到头都有官员停驻,这都是要耗费钱财的。

  一个驿站全都是负收入。

  那私营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官府不用承担庞大的财政支出。

  而盈亏都是要甘老板来负责的啦。

  既然变成了不是官营,那肯定就不需要守一些规矩了,该赚钱还是要赚钱的。

  官府的文书、军务消息往来传递自然是免费的这是驿站为官府服务的基本需求。

  另外为了盈利,驿站会承接路途上一部分茶馆、酒馆、旅店的业务,让商旅住在驿站比住在客栈还要舒适。

  驿站还会承接运送业务,对,所有物品都可以通过驿站运送,只需要钱给足,至于信誉?

  以未来皇族的信用来担保够不够?

  刘禅的野心很大,要把驿站打造成一个集物流、住宿、餐饮的庞大的盈利性机构。

  其盈利用来继续发展驿站基建和服务、修补道路,另外对官府进行财政输入。

  刘禅将这幅蓝图描述出来,并且给了个如果全面铺开的话,驿站一年的收入,并且能给官府增加多少财政收入后,庞统就没有说话了。

  只是诸葛亮提了一句,驿站是军事设施,如果未来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又该如何?

  刘禅只答了一句:未来的驿站永远姓刘。

  这句话便足够了,诸葛亮也不反对了。

  刘备也没有反对,反正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都是自己的东西,若是能换个方法能解决这个臃肿的财政支出,还能转亏为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终究影响不太好的样子,刘备对刘禅道:“给你三年的时间,若是三年不能让驿站达到你所说效果。

  驿站就全部收归官府。”

  刘禅笑呵呵的应答了,自己说的数据还全都是往小了说。

  汉代驿站一般叫做邮驿,用于官方的政令和军令传达,民间是无法使用的,这种三十里一驿站也并不是到处都是,一般都设置在主要的干路上,官府为了省钱自然是能少建就少建,那么在驿站成了私营之后,尝到了甜头,肯定会对驿站进行加建,这就促成了驿站的繁荣,对消息传递、货物流转、经济繁荣增加了基础。

  刘禅设想中只要是有人出钱,驿站就能满足你一切要求,哪怕是你花钱让人给你送岭南的龙眼去长安,并且还要求保持新鲜,那你只要钱给够,驿站就能保证能完成你的要求。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