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乱相已萌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李汲的名字也是听说过的。

  李寡言就问了:“既知同姓之中,有与小侄同名之人,因何不见阿叔提起啊?”

  李栖筠闻言却不禁愕然:“他与你同名?我还以为是别的jí字……”要早知道跟你是同一个字,我哪怕当做趣谈,也肯定会跟你说道说道啊。

  李栖筠对李汲的了解确实不多,只听说此子曾经追随李倓夜逐叛将,于阵上生擒了田乾真。至于保下李倓、搭救沈妃,因为事涉天家,也就宦者或者禁军内部悄悄流传其事迹罢了,外官除非有心打听,否则未必知情。长安、洛阳两城女子脱难,朝野上下都归功于李俶、李倓兄弟,也没几个人知道还有李汲掺合其中……

  所以叙礼坐定之后,李栖筠只向李汲询问相关李泌的消息,还叹息道:“长源因何专慕虚无缥缈之事,而不肯留在朝中啊?今李辅国与崔圆内外勾连,结党误国,蒙蔽圣聪,若长源在,何至于如此!”

  李汲肚子都快饿扁了,眼瞧着一桌的美酒佳肴,虽为残羹,却还不是冷炙,口水都快滴下来啦。于是请问李栖筠:“小侄护送家兄前往南方隐居,来去数月,于朝中事一无所知,恳请叔父垂教。”你说,我边吃边听,暂时没嘴巴来回应你。

  要说这短短数月间,政局变动还是挺大的,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李亨召李俶、李倓回归西京,改命次子、赵王李系为兵马元帅,但只是遥领而已,使副元帅郭子仪摄其事;然而,李亨旋又任命殿中监李辅国兼太仆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

  这就等于往郭子仪身边儿塞了一个阉宦监军,好在李辅国本人仍旧留在西京,只是别命宦官前往军中,充当自己的耳目罢了。

  此外,李辅国在得到李亨允准后,设置特务机构“察事厅子”,以侦查官员活动,打听民间是非。偏偏首相崔圆是因为抱着李辅国大腿才爬上来的,诸事皆不敢与之相抗,导致李辅国权倾朝野,每日在银台门处理天下政事,身带宫中符印,动辄以皇帝的名义颁下制敕。相反,李亨本人若下敕书,还得李辅国先签署了,宰相们才敢听命……

  李汲听李栖筠说到这里,虽然手不停挥,齿不停嚼,却不禁暗生恨意:早知道当日在行在大殿上,我就一用力扼死了那没卵子的货!如今这厮权柄如此之盛,轻轻松松便可隔绝内外,一旦起意弄死自己,我连再度闯殿威胁李亨都办不到啊!可不能让他知道我回来了……起码得先跟李俶接上头,才能稍泄风声。

  李栖筠说起李辅国来,真是咬牙切齿,恨入骨髓,却又无计可施,所以才说,倘若李泌还在,或许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啊……可是李汲听着,总感觉即便李泌仍在朝中,以他与人为善的个性,以他不肯直犯天子之颜的胆量,估计也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