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三、奈何赤匪有高达(上)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王耀武少将,此时就浑身湿漉漉地从水里探出身子。目瞪口呆地望着犹如流星火雨般落下的火箭弹,嘴里痴痴地不住念叨,“……该死的!赤匪啥时候有了这等威力的重炮?莫非是老子遇上了陨石雨?”

  ——事实上,像是火箭炮覆盖式轰击这样的场面,如果放在此时的西方列强军队,尤其是在凡尔登战役之中,经历过“每小时十万发炮弹轰击之炼狱”的德法两军眼中,估计也就是那么回事……但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虽然已经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状态,可任何一家军阀恐怕都没有这么豪华的炮兵火力。

  让很多“民国粉”恐怕难以相信的是,从清末到抗战,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中队的装备和火力却并非是与时俱进,反倒是越打越退步了。尤其是在炮兵方面,很多拥兵上万的小军阀,干脆连一门现代火炮都没有,只能拿传承中世纪工艺的土抬炮凑数,明清时代的红衣大炮,到了民国也还在继续被用来对轰。

  当时,民国的军阀部队里面流传着一句语,“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国各路军队配属的大炮数量都非常少,而且质量也比较差,多半都是外国淘汰的二手货。

  更糟糕的是,民国时代中国炮兵的素质也是低劣得惊人,很多炮兵居然不会进行直瞄射击,因为大部分军阀的炮弹都需要进口,不仅价格非常昂贵,有时候还买不到,所以数量非常稀少,结果就导致炮兵在训练时舍不得用,到了在战场上只好乱打一气,乱射一气,跟过节放烟花一样。比如说第一次直奉大战的时候,东北的奉军明明拥有绝对优势的炮火,但在战场上几乎没能起到什么遏制效果,外国观察家都表示他们完全看不懂奉军炮兵到底在把炮弹往哪儿打,似乎纯粹就是为了放个响给自己壮胆……

  结果,在当时中国的军阀混战之中,炮击往往只具备象征意义,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马队包抄和步兵对攻——那些刚入伍的新兵没有听过炮响,不知道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加上炮声非常大,所以会感到很害怕。但老兵却知道,这种没有准头的炮火,能打中人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远不如机关枪要命。

  可是这样一来,中阀对于购置火炮这种昂贵东西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低了。以至于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之中,居然会拿日军的装甲汽车束手无策——因为十九路军极端缺乏能够打掉这种汽车的平射炮!而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纯属样子货的装甲汽车,就连第三世界国家的游击队都能轻松对付。

  当然,蒋介石嫡系部队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不少陆军师索性连一门大炮也没有,一个军若是能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就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