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巡抚衙门、城防商议_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隶属关系,此时算是合作,更何况文官在当前形势下,话语权自然大降。

  “卫大人,你这是什么态度!”省级二把手、江南布政使王博大声训斥,他其实和赵杭一直不和,但此刻却要站在一处,因为已经争论了好几天了。

  “没办法,末将军务繁忙,实在比不了各位,还能在此地喝茶聊天。”卫旭不屑的说道,一个从三品罢了,当他放屁就是。

  “哎(三声),子扬何必如此!”孙玉伯满意的向卫旭点了点头,这才假惺惺的开口当和事佬,“两位大人,如今贼势浩大,很多事情实在不能再拖了。”

  “孙提督,本官何时拖延了?”巡抚赵杭第一时间就把扣过来的帽子扔了出去,“如今贼势浩大,你们却只顾困守孤城,弃官民于不顾.....”

  “巡抚大人,不如末将带人杀出城外策应如何?这些贼兵不过乌合之众,绝无可能挡住朝廷精兵。”卫旭立刻开口打断了他,因为这帽子也不能接。

  “卫大人求战之心,我等皆知——”布政使王博赶紧接过了话头,刚刚不过是一个说法罢了,真要是让金陵卫的精锐出了城,金陵城的下场怕是不会太好。

  “咳咳,就是要平定贼势,也要先保证守城。”赵杭赶紧遮掩,因为他其实没义务去管平乱的事情。

  这也是文武冲突的核心点之一,因为文官只是“守土有责”,江南省的这次民乱本质是长江水灾造成的流民,不算他们的责任,只要金陵城没事,其他的可以甩锅。

  但军方可不能这样佛系,毕竟平定叛乱是军队的责任,不把流民打散,就是将来援军到了平定战斗,他们一个“无能”的评价也跑不了。

  “这要想平定乱民,自然需要足够的兵力,可现在要粮没粮,要饷没饷,本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孙玉伯开口还是老一套,其实也是双方冲突的最根本。

  督标理论上应该是一万精兵,实际上连六千都凑不出来,去掉凑数的老弱病残,真正的战兵也就不到五千,而且缺乏训练,装备稀烂,战斗力基本就是个存在价值。

  事实上,要不是这些日子金陵卫的精锐部队在城墙上担任督战队兼职反击尖刀,再加上卫旭时不时率领骑兵打个反冲锋,怕是金陵城早就失守了。

  所以,在朝廷的平乱大军或者说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孙玉伯至少要把督标补充到八成兵力,否则“吃空饷”的罪责一旦说开了,他可真的扛不住。

  至于说卫旭手中理论上也应该有六千人左右,大家都很自然的忽略了,不许他手里兵力太多是整个文官阶层的默契,能干不能提,你提兵力人家也能提军饷。

  “孙提督,如今这时节正式青黄不接的时候,本官也是有心无力啊!”同样是好几天来用烂的理由,马马虎虎也算是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