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三章出征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势极壮,介时锦州之战,定有一场苦战。明国还好,我大清却输不起,输则有灭族之祸,如何应对。众卿一一道来。”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久在前线,最知道锦州当地的情形。他们围困锦州时,蓟辽总督洪城寿就组织了数次蓟辽援军往救。虽然暂时失利退却,观望宁远,但前线的清军应付他们也有些吃力。

   现在更有十多万雄军到来,还有威名远播的皇家禁卫军在,多尔衮与济尔哈朗都感觉压力极大。

   二人都希望皇上尽快派出援军,总兵力最好不要少于十万,特别济尔哈朗更建议皇太极御驾亲征。

  他说道:“我军盘据锦昌堡,九峰山一带,前有明营,后有锦州之敌,此为腹背受敌之势。洪城寿几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开炮,祖达萨则从锦州城头向南开炮,我军前后被击,无地容身,然不扎营二处,又无围困之势。现明师倾国而来,前线大军,兵力不敷使用,形势非常凶险!此战关乎大清国运,奴才恳请皇上,御驾亲征。”据清史记载,进攻锦州城,睿亲王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明将祖大寿的军队从锦州城头向南发炮,洪承畴的军队则由南向北发炮,多尔衮受到夹击,几乎被击毙。祖大寿投降满清后,多尔衮向他谈及当时的险状,祖大寿说:“果有此事?如炮火击中大王坐骑,后果不堪想象!”多尔衮却说:“当时两仇相敌,唯恐打不中啊。”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此时四十余岁,在清国素有处变不惊,有勇有谋,谨慎稳重之议,他都这样说,显然锦州之势,确实危急。

  不过他要求皇上御驾亲征,还要求锦州兵力不得少于明军,在殿中各臣看来,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

  毕竟清国自崛起后,向来是以少胜多,一万兵力对阵明军三、五万是等闲,他要求前线总兵力不要少于十万,这是什么意思?

   面对众人攻击非议,济尔哈朗耐心解释:“今时不同往日,明军战力不可小视。我大清兵围困锦州来,攻打锦州,松山,杏山各城不下百次,红衣大炮狠打,挖掘地道,火药炸城,明军都死战不退。辽人守辽土,他们奋战之心,不会少于我大清勇士。现在十数万精锐到来,更有皇家禁卫军在,岂可等闲视之?要知道输了,我大清就有亡国之忧,怎可轻慢小视?”

  殿内各人都是沉默,连非议最响的满清第一勇士鳌拜等人,都是闭口不言。

  虽然清人围困锦州,并不真想攻下城堡,不过从弘治十五年起,清人多次攻打松山诸堡,有时假打,有时真打,都可看出辽军与往年大不相同,洪城寿任蓟辽总督来,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现又有无数九边精锐到来……

  面对济尔哈朗的请求,皇太极只是摆摆手:“朕知道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