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木桥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一万无边无际,仿佛一片如火如荼的铁甲海洋。六万人立在山谷中,铺满了山谷的每一个角落,看上去无边无际。那几万勇士头盔上的缨穗随风甩动,看上去就像是春天山谷里开满的花朵,令人目眩。勇士们背上插着的旗帜,连成了一片又一片的云彩。六万人浩浩荡荡,让人感觉无坚不摧。

       这样的大军,岂能因为明太子一个小小寨垒就止步不前?

       多尔衮大声说道:“就按豪格说的,做木桥!”

       众将领大声唱喏,各自带人下去扎营,生火造饭,准备去附近山上砍伐树木做木桥了。

       朱厚燳亲自爬上热气球,用望远镜观察着前面的敌人。朱厚燳是继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后杰出的军事家,是明朝唯一谥号武宗的皇帝,多尔衮也是满清著名的军事家他们两人的第一次碰撞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朱厚燳的指挥部设在寨堡里。

       清军的人数太多了,足有六万多人,那浩浩荡荡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劫来的十多万大明百姓,清军的队伍一直铺到了十几里外的山谷外面。从热气球上望过去,清军给人感觉就像是占据了整个大地的一片蚂蚁,无边无垠。

       天地之间,仿佛都充满了清军的大军。

       朱厚燳吸了一口气,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那浩荡清军的细部。

       朱厚燳仔细看过去,只觉得清军号令有方,布置合理。各个旗的战士分批在谷中扎营,专选那地势较高,又容易取水的地方,安排得井井有条。清军中军旁边的辎重车前面等着推着小车的辅兵,一个个肃然站立,没有明军分粮时候的拥挤喧闹,显然清军军中军纪严密。十万大明百姓被分成二十个大群,安排在清军的腹部。虽然押着十多万大明百姓和十几万牲畜,但清军的阵营丝毫不乱。

       清军的游骑和哨兵密布在营寨外面的两里范围内,阻拦盘查任何试图进入营寨的人。虽然知道朱厚燳的兵少,清军还是在营寨外面挖了两条拒敌的壕沟。作为战争民族的建州女真,打起仗来丝毫没有漏洞。

       此时的大清士兵,放在全世界范围做比较,也是一支精锐的兵马。要不是朱厚炜掌握了远超过这个时代的武器,又岂敢和这样的敌人硬碰硬。

       即便是在寨垒前布满了各种工事,防守严密,然而此时亲眼看到清军的浩荡声势,朱厚燳还是为那气势所摄,有些紧张起来。

      朱厚燳咽了咽口水,又看了看自己寨垒前面的各种严密布置,才稍微心安了一些。

      此次清军以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有八旗满洲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镶蓝五旗兵马。蒙古八旗的各旗则是倾巢而出,全部参战。经过周四沟堡的战斗,明军已经基本搞清楚了清军的配置。这六万人中,大概有八旗满洲的战兵二万五千,蒙古八旗和外藩蒙古的二万战兵,另外还有一万五千多的辅兵杂役和朝鲜人。

       这样浩荡的一支大军,足以击败十几万明军。所谓投鞭断流,无外如是,朱厚燳却要凭借一个寨垒阻住他们。

       朱厚燳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阵前布置,反复设想哪里有漏洞。这个布置是成都凤凰山军校参谋部和朱厚炜一起根据武器装备、地形制定的。

       11月30日早上,朱厚燳正在热气球上用望远镜观察清军,却看到清军营寨中中门大开,清军士兵举着巨大的木桥走出了营寨。那些木桥一台一台地被举了出来,列在阵前。每个木桥下面都站着二、三十个清军。

       朱厚燳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些木桥都是三米来宽,六米多长。每个木桥都是用三根六米多长的巨木做龙骨,然后在龙骨上面铺着密密麻麻的小木头做桥面,用绳索固定。不但如此,木桥的前面还搭着一个木头做的遮障,类似一个木头盾牌耷拉在木桥的前方,大概是用来防范皇家禁卫军步枪的射击的。

       朱厚燳仔细看了看那些木桥,发现清军三天之内,竟做了一千座木桥。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