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九章银圆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炜看着手上这白花花,圆滚滚的东西,这是一枚银圆。整体,制作得非常精美,图案自然清晰,色泽细腻丰富,正面上有“年号和皇明蜀都镇造”,下有“折金花银一两”,字样,钱文秀逸,笔画端庄。中间则是大明皇帝朱佑樘的头像,后世称为朱大头收藏家叫“猪头”。

   背面,则写着“壹圆”两个大字,然后是日月浪涛图案,边上,还有“含银九成五”几个小字。

  朱厚炜指尖轻轻抚摸,感受上面的花纹图案,还有边缘的齿纹,又在旁边银箱抓了一把,任其落下,发出锵锵的悦耳声音,银箱内,白花花的光泽炫人眼目。

  中间无孔,提早来到大明的这些银圆,几乎每枚外形、成色、重量一致,一枚就可当一枚使用,这也是朱厚炜为了避免因成色、重量不符标准,甚至流通时只能按重量计值,不能按枚计值,失去银圆流通意义防止的。

   而且,这些银圆的含银量,还皆是含银九五,与大明折色银差不多,可谓非常的优质。

   使用机器模具冲压,这些银圆都是如此精美与标准,已经非常不错,到时朝廷、民间接受与普及,都不是问题。

  “哗!”

  “哗……”

  朱厚炜看向旁边的杨慎与郑楷,二人也是爱不释手的玩弄着,杨慎手上抓着一把银圆,不时左手落右手,右手落左手,陶醉地听着银圆相互撞击间,发出的悦耳声音。

   郑楷则是抓着几枚银圆左看右看,反复体会手感,还时不时学朱厚炜样子,对着边角吹几下,倾听传入耳内的声音。

  他手上的银圆。虽大小相同,然每个面额又是不同,共有一圆、五角、一角、一分四等面值。 这前三等,为银圆,依成色划分,含银量各不同,背面都有标记,后一等却是铜圆。

   铜色紫红,大小、图案文字什么。与一枚银圆差不多,只不过正面下方,写着“每枚当制钱十文”几个大字,背面写着“壹分”两个大字,一样铸造得精美优质。

  郑楷抚摸着铜圆。看上面“每枚当制钱十文”字样,又感受着重量,叹息道:“如此好钱,不说每枚当制钱十文,便是二十文,小民们也愿意换啊。”

   杨慎点头道:“在京师,这样一枚铜圆。至少可换小平钱二十五枚到三十枚。”

   大明铸钱,初明太祖朱元璋时,只交由工部的宝源局负责,那时每年铸钱不多。而且大力奉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严格,三番两次的停铸,禁用。所以虽那时民间私铸猖獗,然总体而言。铜钱是很值钱的。

  到了明神宗万历时期,因抗日援朝战争,取得铸钱权的户部,大力设置铸钱炉,全国各处纷纷效仿,最后整个大明有多少钱炉无法统计,特别大量的私钱,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让许多官炉纷纷关门大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