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五章:烧钱的特效_起源之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天!

  为了压缩渲染时间,提升效率,只有简单粗暴地增加硬件数量。像工业光魔、WetaDigital这些成熟的大型特效公司,内部都搭建了自己的渲染农场,里面有上千台工作站和服务器在日夜运转。

  很多人估计连电费都付不起……

  而就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价格,嗯……再乘个上千倍,差不多就是特效制作最基础的硬件成本了。

  特效制作每个环节都要用到大量专业软件,价格不菲。制作特效用到的Houdini,售价4495美金;

  做三维动画用到的Maya,售价1470美金/年;

  还有绘制贴图用到的Mari、渲染用到的Arnold/RenderMan、合成用到的Nuke等等……

  这些软件大部分都是按年收费,有时一台机器同时安装好几十个软件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每台机器都得购买正版,好嘛……这又得乘以上千倍……

  再加上电影特效工序环节多、软件调试繁杂、制作耗时长,需要上千人耗时数年共同完成,《阿凡达》特效团队1855人、《泰坦尼克号》739人、《复仇者联盟》1453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1180人、《变形金刚3》1178人。

  这些特效师按大概6:3:1的比例,分为普通特效师、高级特效师、顶级特效师,在团队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

  在花旗国这个电影工业大国,普通特效师年薪约4万、高级特效师年薪约6万、顶级特效师年薪约15万。

  这样一个1000人的团队,一年下来光工资就要5700万!而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通常需要2-3年,使得人力支出成为了最大的成本。

  算下来确实恐怖,而用全息投影仪来作为场景特效来做要省多少钱?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拒绝这个事情!

  而敲门砖就是《喋血长平》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