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汲县、朝歌一带时,大体是东西向,水量不算很大,本来于清水口注入黄河。

  淇水源出太行,自朝歌而南,于淇口注入黄河。

  清水口、淇口离得很近。

  枋头筑成后,清水改道,不再注入黄河,于枋头汇入淇水。

  淇水同样改道,不再注入黄河,携两条河的水一起注入白沟,流向东北。

  “不,清水口稍远,不太合适。淇口更合适一些。”邵勋说道:“枋头筑城完毕之后,我意于南边再筑一城,疏浚淇口河道,接黄河之水,以利船运。如此,则有枋头南城、北城,夹河而立,互为犄角。”

  北岸地势高,如果接黄河之水,建造码头的话,现在的枋头是够不着的,须得往南再筑一城。好在这两座城之间相隔不远,几里地罢了,甚至可联为一体,跨淇水——不,枋头往东应该称为白沟了——沟通南北,中间河面上设水门,以通船只。

  古来很多城池都这样。

  比如被赵二毁掉的晋阳城就夹河而建,汾水纵贯其中,通过水门沟通内外。

  只是这样一来,枋头城的规模就大了,不再是县城大小,而是河阳北城一样的郡城级别了。

  这样有利有弊。

  坏处是花费较大,建造时间较长,好处是能屯驻更多的兵马、物资,更利于将来北伐。

  邵勋看向何伦。

  “明公……”何伦有些不解。

  “枋头南北二城筑造完毕后,伱就率部北上,屯驻于此,如何?”邵勋问道。

  何伦心下有些苦。

  确实,枋头筑城完毕后,南岸的文石津不用守了,他手下的五千兵马可整体北移至枋头。但这样一来,可就直面石勒了啊……

  黄河南岸和北岸,同样是守城,但面临的压力有本质区别。

  何伦不傻,他很清楚一旦真过河了,以后定然三天两头面临围城战,死伤能少?

  但他不敢反抗,只能怏怏不乐道:“遵命。”

  “何必这副垂头丧气样?”邵勋笑道:“将来我一定会北伐邺城的,枋头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若石勒举众而来,我亦遣兵北上增援,你背靠坚城,难道守不住吗?”

  “是。”何伦还是有些担心。

  邵勋见了,有些不高兴,道:“安坐家中,岂能有富贵?”

  何伦悚然一惊,咬牙道:“谨遵明公号令。”

  邵勋转怒为喜,搂着何伦的肩膀,道:“你我皆是东海人,情分自不一般。你只需用心守城,不教石勒夺去,将来定有富贵。我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何伦一听,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是啊,大家都是同乡。这年月,不帮同乡帮谁啊?别人信任你吗?

  只要立下一定的功劳,将来的富贵断然比他人要多。

  想到这里,何伦立刻说道:“明公放心,枋头筑成后,我便钉在这里,便是死也要死在枋头。”

  “放心,石勒还没那个本事。”邵勋笑道:“他强在骑军,步军虽不差,但强不到哪去,枋头城对他而言,无论填多少人命都打不下来。”

  只要补给不被切断,粮草、器械、兵员以及修补城墙的材料能源源不断运入城中,枋头与河阳北城一样,是很难被攻破的。

  对石勒而言,这就是一个亏本买卖,长期的出血口。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难受得要死。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