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又怎样?若无呼延氏支持,天子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刘聪这人,打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说不得了?

  “那就撤兵吧。”刘聪艰难地说出了后半句:“不过——”

  范隆、呼延攸的心又提了起来。

  “可遣骑军一部在弘农城外埋伏,如果垣贼出城来追,或可杀之。”刘聪又道。

  范隆心中暗暗叹气。

  楚王还是不死心,临走还想捞一把。

  不过派骑兵伏击,倒也没什么。

  没伏击到,直接撤走就是,干脆利落。况且,确实也应该防备垣延出城追击,虽然他已经被打得没什么实力了,出城的可能性不大。

  “老夫只负责传旨,如何撤,殿下自决即可。”范隆说道。

  刘聪点了点头,立刻传令。

  片刻之后,正在行军万余步骑开始转向,回弘农。

  九月初二午后,大军回返弘农。

  郡城内外一片寂静,仿佛之前惨烈的攻城战都不存在似的。

  刘聪恨恨地看了一眼城头,“垣”字大旗高高飘扬,仿佛在嘲笑他一般。

  “撤!”他一甩马鞭,往浢津方向而去。

  王弥部已经撤了一批至河北,如今留在河南的尚有一万五六千人。

  接到命令后,陆陆续续拔营,分批过河。

  残存的四千匈奴骑兵远远游弋,监视着弘农城。

  若在以往,他们万分渴望敌人放弃坚固的城池,然后在野地里将其围歼。

  但现在么,却没那么多心思了。

  连吃两番大亏,心气已经没了,需要时间来恢复。

  整个撤退过程非常平和。

  双方好似有默契一般,就此结束了这场持续长达半个月的战争。

  最后一批匈奴骑兵离开时,将浮桥拆散、摧毁。

  大河内外,再度恢复了平静。

  九月初二,邵勋陪着最后一批撤离的士兵离开了大阳县城,抵达南岸。

  几乎与刘聪一样,他下令将浮桥一把火烧掉,隔绝南北。

  抵达陕县后,全军没有休整,直奔弘农。

  途经七里隘时,他特意停下来看了看。

  战场已经清理完毕,但依然存在着不太明显的血迹、断掉的箭矢以及遗落在草丛沟壑内的破损武器。

  “记一下。”他突然说道。

  亲兵们搬来案几、笔墨纸砚,文书坐了下来,准备记录。

  “刘聪此人,性子要强、不服输、易怒。”邵勋说道:“用兵风格——”

  “大胆勇猛,甘冒风险。”

  “此人打仗只有两种结果,大胜或是大败。”

  文书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

  “刘聪打仗有方略,能一眼看出关键。在他面前,故弄玄虚容易弄巧成拙,四平八稳的战法最适合对付这种人。”即便是敌人,邵勋也不愿过多诋毁。

  事实上,他对刘聪给出的是中性评价,并没有因为刚刚胜了他就看不起。

  刘聪派骑兵急袭茅津,确实冒险了点,但战术意图非常大胆。

  稍稍推演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