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章 现金折现_雪视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15%,还是25%,完全都是主观的,这就是为啥上雪之前说,这个公式很理想,很完美,但算出来的数据不太准确。

  虽然不准,我们学学也无妨,毕竟我们投资要的就是一个模糊的正确。

  我们接着往下说:

  r=无风险收益率(十年期国债利率)+风险溢价(我们自己YY出来的)

  十年期国债利率通常指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在国内,我们看的一般是DR007,DR007是指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回购利率越低,说明市场上的资金越充裕。

  第一年:

  第二年:

  vo=[CF1/(1+r)]+[CF2/(1+r)的平方

  第N年:

  vo={[CF1/(1+r)]+[CF2/(1+r)的平方]+……+[CFN/(1+r)的N次方

  公式里CF1就是我们预计的公司一年后的现金流,CF2就是我们预计的公司两年后的现金流……同理CFN就是我们预计的公司N年后的现金流。

  大家想算哪家公司,就自己根据它过去的业绩表现推测出外来可能赚到的现金流,然后用折现因子折现后加总即可。

  这个公式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得取决于我们的知识水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算算,算一个非常粗略的结果出来也不会少块肉。

  当然,如果大家就是很懒,不想算,上雪就还是给你们推荐点实用方法。

  你们可以用股票软件搜搜各家券商算出来的某家公司的估值报告。

  因为不同公司分析师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所以你们最好把各家公司提供的数据都提取出来算一个平均数。

  比如,目前市场上7家券商给公司A算出的估值依次是:100,102,98,120,76,145和68,那么专业机构给出的估值平均数就是:

  (100+102+98+120+76+145)/7=91.57(元)

  按照上雪的买入习惯,当股价来到了91.57元的50%之下,也就是比45.79元还要便宜的时候,同时公司现金流不错,基本面影响不大,未来可期,我就出手了,我出手的原因就是:足够低估,安全垫足够厚。

  上雪我自己会去算纷繁复杂的公司内在价值么?

  不会。

  真实的现金流贴现模型非常复杂,严格意义上说,同一家公司需要分业务板块估值,不同业务的增长率是不一样的,未来预期也不同,所能给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增量也不同。

  而且不同年份折现因子选取不一样,刚开始公司都是高速增长,后来逐渐增长放缓,最后甚至不增长,所以现金流贴现模型才会衍生出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甚至无限流的模型,我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