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3章 辽东局势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不返回家中照料。彝仲有言,待妻子生产事毕,将携全家北上,还望念台公有教无类。”

  谁也不知道,夏允彝这个即将要出声的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夏完淳。

  不过对于夏允彝的才学和人品,大家还是非常钦佩的。

  这样的一个人才都要来投奔,足以证明他们正是希望所在。

  船队到达扬州的时候,有情报部的人迎头赶来,送来了两份情报。

  “参座,部长说这两份情报十分重要。”

  左梦庚打开一看,两份情报居然全都来自于辽东。

  一份是朝廷的,一份是后金的。

  后金方面,黄台吉开始对八大贝勒议政的局面动手了。

  他力压众意,建立了六部。

  给出的理由是要和大明分庭抗议,因此在仪制上要迎头赶上。

  既然建立了六部,黄台吉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情报部关注的重点,并不在黄台吉的野心上,而是在这六部尚书的人选上画了圈。

  左梦庚仔细一看,好家伙,竟然全都是后金的年轻一辈。

  己巳之变,让黄台吉第一次接触到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并且非常羡慕。回到辽东后,他积极向宁完我请教。

  最终,在宁完我的建议下,秉承着“参汉酌金”的原则,黄台吉设立了六部。

  六部的职能划分,基本上和大明一样。而总领六部的人,则为后金贝勒。

  但贝勒总领并不管实务,六部的真正执行者为承政。

  承政由黄台吉任命,并且只听命于他,不接受本部贝勒管理。

  这一举动,实际上架空了贝勒在六部的实权,让黄台吉往皇帝集权的方向又跨近了一步。

  黄台吉任命的承政,全都是后金年轻一代。原本的贝勒们,权力正在衰退。

  看到这里,左梦庚有些明白情报部的意思了。

  他思来想去,在莽古尔泰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然后交给了情报人员带回去。

  另一份情报,则引起了左梦庚的重视。

  自从一月份到辽东走马上任后,孙承宗积极准备,同时降服了祖大寿。

  完成了初步部署,孙承宗开始了他的策略。

  然而到了朝廷那里,孙承宗的计划却被修改了。

  孙承宗的本意是加固锦州一线的防御,然后由朝廷提供军费,待练出精兵后,再图谋进取。

  可这个计划报上去,急功近利的崇祯显然很不满。

  内阁首辅周延儒洞悉崇祯心思,一心谋取圣眷的他开始乱来。

  后世说起大凌河之战,对孙承宗批评的声音非常多。更有人以此来评价孙承宗徒有其名,是导致辽东局势恶化的元凶。

  可只要认真钻研史料就会发现,大凌河一战孙承宗其实有点无辜。

  首先修筑大凌城这件事,可能不是孙承宗的主张。

  大凌河之战的开端,源于孙元化和辽东巡抚丘禾嘉的建策。

  孙元化的意见是,撤销各个岛上的兵力,移驻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