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热闹的清晨_回档之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

  “哪能不听,昨天不都和你说了,这两天的追订……啧啧,破5万了,”钟长林在电话另一边说起,还是难掩兴奋:“这么好的局面,我才这么战战兢兢,也是怕弄不好,才要给你小子打电话。”

  苏杭听到某些数字,却一点不惊讶。

  《青旭》的起点太低,本就因为《林清和许白》酝酿了一个月,再加上最近媒体上的热闹,新一期杂志销量没有爆发才是怪事。

  想想道:“钟伯伯,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你就想想《读者》和《故事会》,它们的月销量是多少。”

  钟长林不用想就明显吸气:“这哪能比?”

  《读者》和《故事会》,当前月销量平均都在400万左右,绝对的行业巨无霸。

  比起来……

  嗯。

  确实,《青旭》暂时没有可比性。

  苏杭接着道:“钟伯伯,《青旭》虽然不够通俗,但只要按照我最初提供的‘青春文学’设想去发展,月销量达到100万并不是问题。”

  苏杭为《青旭》构思的发展路线,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曾经的《萌芽》。

  九十年代中期,《萌芽》也一度衰落,月销量只剩下1万本左右,这本杂志的转折是曾经1998年开启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随后,到了2004年,短短五六年时间,《萌芽》的销量就从当初的1万本左右冲到了50万大关。

  作为一个后来者,苏杭觉得,‘新概念’赛事虽然热闹,也带来了《萌芽》销量的增长,但真正让杂志腾飞的,却是因为韩寒、小四等一批青春文学作家的崛起。

  再直白一些,因为一个字:

  ‘钱’!

  ‘新概念作文大赛’带来的加分和保送等福利固然亮眼,但绝对没有一个少年凭借一本小说就轻松赚到100万那么诱人。

  这也是苏杭当初为何会提议博艺炒作自己的‘十万预付’。

  十万虽然比不了100万,但1995年的现在,足够在中原省会全款买一套房子的一笔钱,也已经非常吸引眼球。

  更何况,支付对象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

  总之,炒作‘十万预付’,算是抛却边角,直入要害。

  苏杭说出100万的销量数字,另一边的钟长林再次吸气:“100万,不敢想啊。”

  苏杭笑道:“那就先做事,成不成看天。”

  曾经《萌芽》的50万销量,在苏杭看来,绝对不是极限。

  因为《萌芽》简直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为他人作嫁衣裳’,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了一大批青春文学作家,结果……基本都跑了。

  还成了竞争对手。

  比如小四,主办了《最小说》,同样的青春文学,销量也达到50万级别。

  还有韩寒。

  玩票一样的《独唱团》,开卖首日,销量就冲到夸张的10万本。即使是炒作的结果,这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