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9章 斯文重地,不许打架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斯文重地,不许打架

  隔壁的弹簧作坊格局和刚刚被朱塬确定新名字的刻表作坊类似,而且,这边也不是全都在制作弹簧钢之类。

  两重院落的外院,朱塬进门,除了屋舍,首先看到的是左右两侧各有一座这年代冶炼金属用的熔炉,屋内屋外的工匠则是在忙碌各种流程,碎料、鼓风、翻砂、浇铸、锻打、淬火等等。

  刻表作坊所需发条之外的齿轮、轴杆等部件,或铜制或铁制,都是在这边外院初步铸造,再送到隔壁进行精细加工。

  即使是制作刻表部件,相应工艺在这年代依旧是相对普通的,朱塬只是走马观花一遍,就来到内院。

  这边进门,入眼只有一套熔炉系统,或封闭或开放的几座大小炉台,而且,虽然也有人在做工,却明显没有外面那么忙碌。

  魏也一边示意朱塬到西侧厢房,一边主动对当前场景解释:“大人,不是下官敝帚自珍,下官八岁开始随祖父锻造簧铁……唔,是这……弹簧钢,至今三十一年矣,勉强才有所成,这手艺,家父,叔伯,都没能学成,魏家只成了我一个。弹簧钢,从选料到火候,差了一分……或是有弹性,可要做那刻表发条,却是不成。即使下官……十炉之中,也不过炼出二三炉而已,再做发条,其间锻打回火,难免差池,又是大半的废弃。”

  朱塬点头,表示认可。

  这年代,缺少各种标准流程和测量仪器,因此决定了,很多工艺,全凭匠人的经验。

  这一点在之前有过涉及的陶瓷烧造上最是淋漓体现。

  再说这弹簧钢,曾经不了解,但私下从自己习惯的根本层次琢磨,再加上魏也的介绍,朱塬明白,如果说简单,非常简单,不过‘用料’与‘火候’两件事。

  特别还是这年代最顶级的可以制作刻表发条的弹簧钢,对用料与火候的要求只会更加苛刻。

  缺少现代化的检测工具,缺少精确的温度监测仪器,缺少各种明确的物理化学知识作为支撑,全凭经验进行冶炼和锻造,每一个环节哪怕都有九成的成功率,七八个环节之后,本来的一个‘0.9’,必然就要降低到不足一半。

  更何况,哪可能都是九成。

  说着已经进入西厢,这边是一个仓库,转到南屋,这边用箩筐盛放着七八筐黑色矿石。

  这年代,普通的铁矿石显然没有当下的待遇,不仅专门放在一座屋内,还用箩筐盛放,内里的矿石大小也很均匀,明显经过精心筛选。

  魏也上前蹲下,抓起一把矿石很有些宝贝感觉地展示给朱塬:“大人请看,此乃弹簧钢锻造所需矿石,还是大人关照,下官才可从大都千里迢迢将这些矿石带来金陵,来时总计十六筐,已用去一半,算上下官早前一些积累,幸得供应那十座刻表。”

  朱塬伸手拿过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