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金陵军事大学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脉传承的军人子弟。

  不是军户子弟。

  因为,朱塬给老朱的提议,恰当时机,最好废除军户制度,以全民兵役制替代。到时候,只是没了军户,并不是没了军人,因此,血脉传承肯定还会持续。

  另外,若有士子想要投笔从戎,只要通过审查与考核,也可以进入军事大学就读。

  这部分名额,当下不会太多,因为可以想见,军中都不够分,别说其他。但百年之后,时易世变,就要更多偏向民间。

  问题是先生。

  大部分王朝,开国初期都可谓名将如云,然而,另外一个特点也在于,大部分名将,都是野路子出身,尸山血海里一步步打出来那种,而少有学问渊博的大兵法家。

  对此,邓愈想到的,是刘基。

  神机妙算刘伯温,虽然已经退休,但给军中诸将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朱塬也记得,明初这一段,刘基是少有留下了兵法著作的那种。

  因此,邓愈希望朱塬能游说老朱,重新起复刘基,让他来主持金陵军事大学。至于邓愈自己,这位将领也是坦然,书是读过些,但也只是能写字的程度,他是不敢也不愿担这份担子的,当下只是受命做一些跑腿的体力活。

  还说起,对于起复刘基,他向老朱提过了,被驳回了。邓愈显然觉得,朱塬在老朱那里面子更大,或许会有用。

  朱塬面子大是没错。

  但可以确定,没用。

  让刘基退休,先保一段君臣始终,是老朱已经下定了决心的,朱塬之前不是没有怂恿过,也失败了。

  不过,先生的问题,其实也好办。

  野路子出身的名将,凭什么就不是名将了,凭什么就不能当先生了?

  相比难免窠臼的正统兵法大家,野路子,反而可能更有用。因此,将来让大明的各路将领,每人也不多,准备一课,就足够军事大学的学生们学个饱。

  就比如,让徐达讲一讲北伐,其间如何布局,遇到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挑战,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再比如,让常遇春讲一讲迂回奔袭太原的经过,虽然没能成功包住扩廓帖木儿,但山西那一串快冲快打下来,也可谓精彩。

  还比如,让汤和讲一讲南征。

  如此之类。

  无论是淮西的还是非淮西的,大明当下军中各种类型将领一抓一大把。

  还各有各的精彩。

  总体上,又是朱塬对金陵大学的思路,或者,目前所有大学都是一个思路。

  因为都是办学初期,没有模板,没有经验,那就边研究边总结,师生一体,达者为先,拼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一两代人的摸索,总能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然后,还有教材。

  首先一个,《孙子兵法》要必修,地位相当于儒家的《论语》,这一点不会有争议。至于其他历代兵法,就要有所选择,因此还是要进行整理编订,这恰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