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崩溃的海军都督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岱山等主要岛屿连接起来,这不只是方便百姓出行,官方也能更好的管理和建设昌国诸岛。

  其实,以小见大,封建时代,中央总是很容易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关键一个原因就是落后的交通系统,进而导致各种‘天高皇帝远’。

  朱塬稍微有空就会思考的经济之学中‘分配’相关,就计划将此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篇章。

  再就是今天刚做出样品的铜钱。

  老朱把数百失业的宝源局工匠打发来明州,让朱塬需要多少铜钱就自己造,朱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铅!

  今后的铜钱,不许再加铅料。

  有毒!

  于是,几番商讨,确定明州的铜钱将会采用黄铜铸造。

  问题来了?

  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铜,不就是黄的吗?

  不是。

  纯铜,其实是偏紫红色的。

  因为质地偏软,中国铜矿又稀缺,通常不会直接使用,而是与其他金属混合做成合金,比如其中最著名的青铜,因为硬度相对最高,当下明州营海司和金陵将作司制作的轴承,其中滚珠部分,使用的就是青铜。

  传统的各种铜合金,往往都会加入铅料。

  以往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晓了人体长期与铅接触没好处,条件也允许,朱塬当然不会放任。

  就像轴承使用的青铜滚珠,哪怕一旦应用,基本不会与人体接触,朱塬还是禁止添加铅料,只能用铜、锡配比制作。

  这次,铸造铜钱的黄铜也是一样。

  黄铜合金,主要是铜和锌,一些工造典籍中有所记载:“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

  其中的‘炉甘石’,就是锌矿。

  当下的锌金属被称为‘倭铅’,和日本没有关系,这里的‘倭’,是多变的意思。因为锌的熔沸点都很低,记忆中,大概900多度就气化蒸发,冶炼火候不易掌握,于是得名。

  虽然没关系,朱塬还是不喜欢这个名字,近期直接做了更改,以后,就叫‘锌’。

  元素周期表,排行30号。

  同时,朱塬还找来了一些工匠,大致讲述了一下相关的原理,主要解决锌矿冶炼融合过程中的蒸发问题。这也是锌矿冶炼融合的一个主要困扰,因为增发,动辄损失两三成甚至更高。

  朱塬给出的方法也很简单。

  冷凝。

  比如在熔炉上加装冷凝管道,让因为温度过高蒸发的锌金属迅速重新凝结,再次收集起来,避免浪费。

  再有,既然知道了原理,温度控制上,也可以下一下功夫。

  说白了,很多事情,只要点破了道理,再解决问题,往往就会变得很简单。

  写完了日志,朱塬也就没精力再做其他。

  任由写意把日志整理起来郑重地锁进墙边柜子里,朱塬转向旁边,本来要起身,见恰好望过去时暖娘下意识躲开他目光,于是招手:“过来。”

  暖娘顿了顿,还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