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机械之王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在帝国内廷发表这一通报之前,帝国就已经同亚盟的主要成员国达成一致,而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军事部署也同时展开。

  这场战争是在中苏第二次秘密会谈结束后才开始筹备的,完全启动筹备工作还是在1940年的7月份,但在此之前,帝国实际上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这样的基础使得帝国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做好出兵苏联的准备工作,帝国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军事行动的决议案通过之时,全国已经开始再次大规模的全面动员,从中部地区抽调的22个陆军师都在一个月内如期抵达西伯利亚军区和中亚,使得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陆军驻军规模达到27个装甲旅、14个坦克师和30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规模,空军也将在两个月内达到万架作战飞机的规模。

  人们以为这场战争的缘由是苏联不同意让哈萨克斯坦,实际上显然不是这样,苏联同意,但不是帝国所强调的那种无条件,而帝国也从未真正要求苏联无条件的让哈萨克斯坦。

  在中苏的多轮密谈中,苏联最初不同意让哈萨克地区,同时要求中国继续供应战略物资和军事装备,转让军事技术,因为苏联认为自己在帮助中国抵御纳粹德国,结果谈判破裂。

  随后,苏联开始同意哈萨克地区,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必须满足苏联所要求得到的军事、技术和物资援助,谈判继续破裂,实质上,中国并不是否决给予苏联足够的支持,而是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转让,这是苏联完全不能接受的条件。

  ……

  事态发展的非常迅速,快到了让德国和苏联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的程度。

  1940年9月15日,在陈嘉佑中将代表帝国内廷发表通报之后的第10天,亚盟理事会在北京通过代表投票决议,于这一日成立亚盟北方联军,委任陆军上将赵庭柱为亚洲同盟北方自由联军总司令官,授权北方联军总司令部解放哈萨克地区。

  在此期间,德国纳粹党办公厅秘书长马丁.鲍尔曼以元首特使的身份紧急秘密访华,就中国出兵苏联的底线进行交涉,德国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欢迎中国出兵,又担心中国迅速占领苏联东部地区,窃取了本该属于纳粹德国的领土。

  在正式出兵之前,帝国仍然派遣内廷总长陈嘉佑中将同马丁.鲍尔曼会晤,郑重承诺帝国的目标只是解放哈萨克斯坦,同时保证亚盟成员国不再受苏维埃主义侵蚀。

  与此同时,苏联也匆忙再次表达愿意同亚盟就哈萨克斯坦做出协商的意愿,但在这一时期,苏联传到帝国的所有讯息都不过是一张废纸,根本无人问津。

  帝国也可以说是盲目相信武力,问题是帝国确实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力,帝国的野心也绝不只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