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下南洋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省的议员何等激昂,那里面所涌动在灵魂深处的思想都是儒家精神中的忠君报国而已,共和在很大程度就彻底撕毁了这种中国式民主的源动力。

  不管是民国,还是共和国,最终都彻底宣告了儒家之死。

  在今天的帝国时代,支撑着那些议员、官员、军官的最重要的思想还是儒家精神中的忠君报国,不论国体如何变化,中国至少还有一位圣明威远的皇帝。

  宋皇帝就是这个帝国的象征,他的存在正是这个国家走向现代的过渡期的第一保障,作为最后实质意义上的皇帝,儒家思想的拥趸者们依然效忠于他。

  如果不效忠于皇帝和报效国家,生命的意义又何在?

  正是这种力量在社会层面支持着整个国家的运转,保证了国家的秩序,和法律一起限制着政府官员的贪婪,监督着政府的运转,这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美好的一个时期。

  这就是神武新政。

  这就是神武复兴。

  它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篇章,被后代们无数次的仰慕和崇拜。

  你不能期待国家和民族的支柱在一瞬间都成为民主人士,变成法制社会的基石,但至少能让他们在儒家、重法、仁政、现代、西化、民族主义、光复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达尔文主义等等思想浪潮中寻找一个锚柱,拴住所有的船只,稳定所有的洪流,让整个社会有一个总体向前发展的大趋势。

  宋皇帝就站在这里,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体和灵魂去支撑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他的威信和地位其实在更大程度上都是国人所赋予的,他只是各种思想者的寄托,人们愿意夸大他的存在,并一厢情愿的相信因为有他的存在,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是安全的。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的每一句话都会有着无比沉重的分量,鼓励和趋势人们为之向往,为之努力,他说中国需要现代的实业家,于是国民就会踊跃的想要成为实业家;他说中国文化需要改良、继承和光复,于是国民就会踊跃的改良、继承和光复传统文化;他说中国需要最为优秀的军人,国民就会踊跃参军,报考军事院校……。

  正是因此,宋皇帝很多时候都会选择沉默。

  他有的是如火焰一般高涨的激情,但却不愿意犯错,因为他一旦犯错,就将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上海视察之后,虽然感觉到了很多经济上的问题,宋彪却沉默寡言的一句话不说,只是将他认为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低调的转达给内阁,让内阁想办法收缩信贷,挤压上海等大城市的地产和股市泡沫。

  在此之后,他乘坐海军震旦号战列舰,在一艘青州级战列舰、两艘抚顺级重巡、两艘锡林郭勒级轻巡和四艘驱逐舰的保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