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纪家镇国营饺子馆_六零国营小饭馆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快。

  可最近几乎所有人都发现,方遒不一样了。

  他不仅下地干活儿认真,不干活儿歇着的时候也不会跟班里那群‘纨绔子弟’一起躲到一边儿抽卷烟或是跟原来似的看书。

  他也带着卷烟,但愿意往那些臭汗淋漓的农民跟前儿凑,凑过去递一支烟,就能和人家蹲着聊上半个下午。

  没人知道他们聊啥,因为没人愿意凑过去,但可知的是,不过三五天的时间,方遒跟这片儿的农民兄弟们都很熟悉了,而且他们也不再私下里喊他‘方同志家的那个儿子’,而是叫他“小方同志”。

  这在村儿里人听来是一种尊重,在学校学生眼里则是一种令人羡慕和佩服的称呼。

  因为这意味着在成年人的眼里,他已然是个和他们一样的成年人。

  何况这些尊重他的成年人还是辛劳的、伟大的农民兄弟们!

  然而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关于方遒的负面评判流传着。

  有人说他是跟方家闹翻,已经要跟方老爷子和方家彻底划清界限,被方家遗弃了,没有办法又为了自己的前程才摆出这么个‘亲民’的样子,跟他爹当年做的事儿一样。

  可他爹有战功,他没有,以后也未必能有,未来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这话究竟从哪儿传出来谁也不知道,有人信,有人不信,但不管信不信,其实也不过是从方向阳的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去,他没当回事儿,自然更进不了压根儿心思就不在和同学处多好关系的方遒耳朵里了。

  方向阳也对方遒的变化觉得稀奇,但他向来就是,大哥做啥都对,大哥做啥都有道理的傻弟弟,方遒愿意做就做,又不是啥大事儿,他不给添乱就成了。

  唯独令他烦恼的就是:好几天没见徐樱过来送饭了,方遒也不问问,他问问,他也有个借口找樱子要吃的去啊!

  其实他不知道,徐樱和方遒是虽不见面,却彼此通信的。

  她们通信的承载是县图书馆的本子,通信的方式是,徐樱今日留言,或明日,或两三日,再翻开本子,就能看到方遒遒劲字体留下的回复。

  二人一来二去,一月未见,就已经把一本红旗本写满了。

  这个月过去,秋天几乎就要结束了,国庆节后,饺子馆儿收到了工商局冯爱民同志的电话,告知他们:“饺子馆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彻底改为国营性质,以后全名变更为‘纪家镇国营饺子馆儿’,赵桂竹仍然担任饺子馆儿经理,纪茹芳改担任副经理,其余员工除徐樱外,全部进入饺子馆儿编制,成为饺子馆儿的正式员工。”

  十一月初,平原地区的第一场雪来临之前,“纪家镇国营饺子馆儿”重新挂牌,“元记灌肠”和饺子馆儿的合作协议也正式签署。

  在纪茹芳的不懈努力下,“元记灌肠”的经理孟淑欣答应把灌肠的制作工艺完全教授给饺子馆儿。

  从此,“纪家饺子馆儿”开启了它作为国营饭店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一股“上山下乡”的风潮再次席卷了整个平原地区。

  。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