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群情_重生贾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真的能岁入千万,那便是开海又有何妨?”

  眼下国库缺钱,陈山成这个户部尚书深刻感受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他虽然入阁,但也是相当于被架到了火炉上,一个处理不当,就会引火烧身。

  贾环的折子上去不过两天,就有风声传来,道是贾环要“改太祖遗训,开海禁”。于是,都查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给事中里面,已经有人要参劾贾环了。

  都查院里,几个御史围在一起,群情汹汹:“那贾环自仗皇亲国戚,竟然要改太祖遗训!我等身位朝廷风骨脊梁,定要参他一个心怀叵测!”

  另一个留着微须的中年御史也说道:“正是!那贾环不思读圣贤之书,竟敢在海禁之事上妄言!在下听说,翰林院的房源会也联名了。这分明是要引狼入室!我将上折子,参他们两个,同时要皇上下旨,驱逐在我大唐的泰西人。”

  泰西人是对欧洲那边人的总称,从明朝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

  其余众人都纷纷响应:“是极!我们分别写奏折,参他们!”

  一个眼尖之人朝旁边说道:“顾大人!咱们一起联名如何?”

  顾青锋忙道:“你们上奏吧。我自有主意。”

  “莫不是要做贾府的乘龙快婿,你放弃了自己的风骨?”

  这话来得尖刻,顾青锋也接不住,但他既为青锋,自有锋芒:“开海禁一事,本官是赞同的!岂有自己反驳自己的道理?”

  “你顾青锋,枉为御史!我要参你!”

  顾青锋冷笑道:“那你们倒是给西北大军变出银子啊!”

  对面一阵冷场,然后几人开始拂袖而去:“道不同不相为谋!”

  平治皇帝也知道了内阁的意见,决定招贾环庭前奏对,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可能开海禁的理由。

  但他还没宣贾环,御史和给事中们参劾贾环的奏章就先到了。

  平治皇帝略略翻看一二,大体的思路都是贾环(还有房源会)居心叵测,改祖宗成法,是引狼入室之人,请皇帝远离小人(意思就是让贾环和房源会贬职出京),禁止开海。

  “岁入千万啊!”平治皇帝心里还是惦记着银子多一些,然后这些奏折就统统留中了。

  八月二十四上午,翰林院迎来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王宣。

  “着贾修撰明日午后,上书房问话。”平治皇帝也打算给贾环留个一天的缓冲时间,让他好好准备一下。

  贾环要御前奏对的事情很快传开,有愤愤不平的,这是相当一部分官员的心态;有心怀期待的,这是兵部户部的,并着皇帝也在里面;还有担心的,比如贾政,钱雨本。

  不过就在当天下午,又有大量弹劾贾环的奏章飞向了大内。

  如果有心人留意的话,这些奏章的主人大部分是山东、南直、浙江、广东和福建的籍贯。

  自打明朝开始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