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失的辽东军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送到祖宽手上,命他率军进入陕西。

  同时,原属于邓玘的援剿总兵官,也落到了他头上。

  捡来的官职。

  这事儿搁谁身上,能沉得住气,不露出春风得意之色呢?

  军鼓震荡,最先渡过渭河的是湖广副总兵杨正芳麾下的镇筸营兵。

  靠着几条张天琳没来得及带走的小船,一个个赤脚单衣扎着发髻的少年苗兵不待小船靠岸便争先恐后跃至浅滩,在岸边自行结伍,组成一个个持鸟铳、大竹弩、短矛的小阵,向岸边铺开搜索警戒。

  他们并非没有盔甲,来自湖广的镇筸兵是一支天下劲旅。

  镇筸是个地名,其实就是湘西凤凰,不过这个时代还只有凤凰山和山上的凤凰营,没有凤凰城。

  在宣德、成化、嘉靖年间,苗疆大小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发现五溪之内的动乱起点就是镇溪和筸子坪,因此就在保靖附近设立了五寨司城,也就是凤凰城的前身。

  随后又立营哨十二座,筑墙七十里防堵,加上镇溪千户所,一共十三营,每营募兵四五百,总兵力六千余,并将五寨司城更名镇筸城,兵自然也就城了镇筸兵。

  镇筸兵设立之初就是为了平叛,所以嘉靖以后全国范围的平叛战争,都有镇筸兵的身影。

  此时来自镇筸的苗兵后生不穿铠甲渡河,只是为了在对岸遇袭能泅水回来,他们在苗疆五溪之间长大,跋山涉水都不在话下,尤其擅长步兵对战,平哱拜时他们甚至在北疆借助长城和车营的围堵,靠步战把蒙古马队砍得人仰马翻。

  他们渡河时,张天琳的大营已经往北撤了十五里地,寻处修营造寨,依着水渠掘出两道重壕,只在岸边留了个百总和塘兵盯着。

  张天琳想立营的时候,刘承宗的回信还没传过来,不过让他伺机溃退诱敌的命令传回来之后,他依然命令麾下军士在渭河北岸修筑营地。

  经过河湟、青海、甘肃这一系列战役,包括刘承宗在内的元帅府将领都得到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张天琳这种经常率军驰骋在外线作战的人也不例外,甚至因为总要面临孤立无援的棘手环境,他的成长比别人大的多。

  到如今,他已经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野战方法,他给留守在岸边的百总就一道命令:看看来的人是不是郧阳军和辽兵。

  留守岸边的百总叫王怀忠,过去是甘肃军的把总,甘州之战被张天琳麾下百总映山红捉去当长官,战后给了大营实职百总,虽然职位低了些,但部下士兵挺尊敬他,家眷又都在元帅府手上,也就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份待遇。

  最重要的是张天琳待他不错,虽然只有百总的职位,但统率的是一个把总司的选锋大队,手下有最好的战马、兵甲器械,还专门从隶属中军的护兵大队给他调了个护兵。

  王怀忠私下里算过,他手下这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